1950年仗还没打完,毛泽东突然下令取消兵团制,到底是什么原因
1950年4月,毛主席签署命令,人民解放军正式取消兵团制,改以军区指挥军级单位。
命令一下,很多人都不解,仗还没打完,为什么停止这个制度呢?
时至今日,伟人到底如何考虑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从淮海战役的一些情况看,或许国民党军兵团制没有发挥功能,启发伟人进行深度的战略思考。
一、国军兵团制害了黄百韬?
1948年左右,国共双方不约而同采用的一项军事制度:兵团制。
国军的兵团出现的还要早,大概源于国军早期的集团军。兵团高于军,低于方面军。
本文要说的一个重点人物黄百韬,战死时的身份就是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中将。
黄百韬是解放战争中,最令我军头疼的一员国军猛将。此人率二十五军左冲右突,从江苏打到山东,再打回江苏,一路与粟裕缠斗。
在前期作战中,粟裕一直没能抓住二十五军(整编时期叫做整编二十五师,名虽异,实则同,故统一以军称之),当然之前粟裕的作战目标是五大主力中的整编七十四师和十一师,以及第五军,没把主要目标定在二十五军头上。但黄百韬给粟裕造成很大困扰是不争的事实。
最有标志性的战斗是豫东战役第二阶段,黄百韬从兖州机动百余里杀到睢杞战场,居然把粟裕打得颇为艰难。
要知道,给粟裕制造过麻烦的国军部队,也就南麻战役中的整编十一师,那是在粟裕准备不充分,而国军有良好的堡垒工事作为依靠的情况下打出来的。而豫东战役中,黄百韬是在野外条件下战斗,足见这位杂牌出身的将领有多么狠。
黄百韬的特点有二:善于机动,敢打硬仗。
但到1948年下半年,也就是黄百韬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之后,粟裕惊讶地发现,黄百韬这两个特点,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粟裕指挥华野主力向南前进,准备截击向徐州靠拢的黄百韬兵团,近四十万野战军及上百万支前民工,行军是掩盖不住的。国民党军空军发现情报后,立即向黄百韬通报了情况。
按理说,以黄百韬的机动能力,应该加速西进,通过最大的障碍——京杭大运河。
粟裕已经做好追不上的思想准备了,但大军抵达战场后,前线送来的情报把粟裕高兴坏了,这么长时间里,黄兵团只有两个军渡过大运河,其余三个军都慢吞吞地拖在运河以东。
真乃天赐其便。
更让粟裕想不到的是,派出去截击的部队报告,在部队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况下,我军已将黄百韬麾下的一百军打掉一个师,黄百韬的老本儿二十五军打掉一个团,殿后的六十三军最惨,基本被击溃,军长陈章自杀。
此时,黄百韬还没到达那个在后世军史上“大名鼎鼎”的小村子碾庄圩。
大战未开始,黄百韬五个军已亡其一。
短短几个月之间,黄百韬变得既不会机动,也不能打硬仗,变得缚手缚脚。
是什么导致这一奇怪现象?
说出来诸君可能不敢相信,正是让黄百韬坐地高升的兵团。
二、黄百韬孤军苦战
国民党军编设兵团,就是为了适应打大仗的形势。
但这个初衷并未带来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中,设置兵团反而加剧了一些老毛病,不仅没有给集中兵力作战带来便利,反而带来极大消极影响。
就以黄百韬七兵团为例,不利影响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指挥不便。
黄百韬七兵团上受徐州“剿总”和杜聿明前进指挥部双重指挥,虽说蒋介石以杜聿明为主,但刘峙仍操有实际指挥权,四十四军从海州撤退迟缓误了大事,锅就是刘峙的。
调置兵团本意是授予其区域指挥的大权,使其更加方便地处理前线事务。但当黄百韬仍驻新安镇(二十五军的大本营)时,向“剿总”建议,趁华野主力还远赶紧西撤。刘峙拿不定主意,犹豫了好几天。最后定下决心西撤,为时已晚。
发布于 2024-12-25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