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对高血压也有妙招!

高血压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慢性病。很多人觉得,治疗高血压是西医的事。其实,中医在防治高血压方面也有着较好的效果。

中医强调整体调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常会从生活方式、情志、药物这三方面入手调节,并结合针灸、沐足、穴位敷贴等方法辅助降压。

调节方式

1
生活方式调节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引起血压异常,也会导致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肥胖、血脂异常等等,因此首先要注意改变如熬夜、吸烟、酗酒、肥甘厚味、缺乏运动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

2
情志调节

现代研究表明,情绪对血压影响是很大的,可以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素分泌增多,产生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因此,要注意情志调节,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避免情绪过度紧张。

3
中医中药调节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头痛”、“眩晕”等范畴,多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所致,治疗原则多以清肝泻热、平肝潜阳、补肝益肾、疏肝理气、活血通脉等为主。中医药调节以辨证为基础,强调整体治疗。

近年来,针灸治疗高血压也有不错的效果,治疗以“平肝潜阳,调和气血”为原则,并兼顾诸证。

此外,一些作用平和,具有平肝潜阳、补益肝肾功效的中药也可作为辅助降压的保健措施,如用菊花、枸杞子、决明子、槐花等代茶饮用;用桑叶、桑枝、茺蔚子等煮水足浴,都具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

“未病先防”,远离潜在风险

中医的“未病先防”理念,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人的血压在一天内会有节律变化,偶尔测一下血压,只能反映一个瞬间的血压值,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比如,有的人血压调节出现失常,在夜间的血压不降反升。这类人很容易在夜间发生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的危险情况,而夜间时家人和自己都很难发现,由此错过了黄金的抢救时间。这种暗藏危机的情况,若平时有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则能够及时发现、尽早应对,做到“未病先防”。

医生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需坚持自测血压,监测血压的变化。医生可以通过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类别、剂量与给药时间,进一步指导患者的降压治疗;患者也能减少因血压骤升所致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发布于 2022-07-03 05:32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