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友谈“道教归隐”的本质!

 

这篇阐述“道教归隐”本质的文章,是整理与道友的几次通话。愚不才,从小因受神仙故事的影响,所以脑袋进了水,入道以来写了些访道游记以及归隐诗篇等破文章,引得一些入道不久的道友遐想联翩,于是经常会有人与我联系,要舍弃尘缘,放弃社会责任和我一起去归隐山林。(还好都是男性道友,否则麻烦大了)

这让我恐惧异常,我的这些破文章以及描写归隐情绪的诗篇,只不过是我骨子里面文人情结的另类“意淫”而已。尽管我现在很忙,我还是要抽出些时间写点东西以纠正我对入道不久的一些年轻信仰者的误导,否则业障大矣!

生活很美好,我不想因为我的一点无端的“意淫”而背上某些没必要的因果。所以我把开导道友的谈话,整理出这篇谈“道教归隐”本质的文章。

 

一、要谈的是初信道者如何摆好头脑中对道教的认知。

初入道者都易犯这个毛病,就是把信道的内容建立在神异、神通以及神仙世界光怪陆离的追求上。这些初入道时对修行的幼稚认识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修道者。

因为古今是不同的,气场变了,地气变了,人心也变了,道教祖师大德们修行的极端行为是不适合现代人模仿的。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天道演化,人的纯朴渐失,机心却越来越重,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更是什么都变了,想修行的我们是不能跟以往的那些道教祖师相比拟了。现在这个时代,“全人道”比“全仙道”还要重要,“全仙道”是建立“全人道”基础之上的,没有“全人道”作为修行的基础,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所以,对道教信仰的初发心,应该是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之上的,然后在这种人生观之上过一种道化人生,在生活中体现道家的行世方式,积累自己的福德和慧德,然后以待后缘,即使今世道果无成,来世也不至于堕落,这才是适合现代人的信仰方式。

大家要知道,修行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我们在无量无边生以来积累的业障不是靠某种极端的短期的行为就能突破的,尤其是出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是业障深重的,大家要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

二、人心性上的真正成熟,跟年龄有很大关系,心性的成熟和淡定是入道的基石。

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之类的话。道教中祖师晚年才遇圣成真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如:张紫阳真人九十岁遇青城丈人,吕祖六十多岁遇钟离,张三丰六、七十岁以后遇火龙真人才明了“大丹源流”,以这些祖师的根基造化,都是在老年以后才遇到真师点化而成真,更何况我们这些造化平平的下品根基的修真之士了,不要幻想某种极端的行为带来的奇迹了。

心性没成熟,就想去成真证果,这不是对修行的执着而是一种对修行认识的幼稚。尹志平早年跟随邱祖,厌烦弘法布道的尘世忙碌,早早就想隐居山林,被邱祖呵斥后,才明白心性不成,德业未就,就去盲修瞎炼,无疑等于自毁道基,于是尹志平老老实实的与邱祖弘法布道,“打尘劳”去了。(道门传统中所谓的“打尘劳”,就是源于尹志平那里,尹祖在全真教中也是个优秀的人物,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杜撰“小龙女被尹志平强奸”,实在是给尹祖摸了一脸黑,真是罪过大矣。)

钟离十试吕洞宾,吕祖最终经过考验,才被钟离最后收为徒弟,了去尘缘,这除了吕祖根基和定力超于常人以外(据传吕祖是东华帝君转世),跟吕祖当时遇钟离的年龄也有直接的关系。很多事情,都是在人生真正经历、磨练了之后,才能够明白。

人生的淡定从容也不是从书本看看或者单纯地凭着浮光掠影的领悟就能能得来的。修真的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一定要把脚步落在实处,一步步来,不要在年纪轻轻就谈什么归隐、出家类的东东,这都是妄谈,与修行无益。

三、道教归隐是一种“势能”的转化,而不是人生的一种逃避行为。

老子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教的归隐是修行者由“人道”转为“天道”的最后阶段,这是一种“势”的转化,而不应该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亦或是过某种另类的山林“小资”生活。

老子说的很明白了,这种“天之道”,是有阶梯性的,“身退”是建立在“功成、名遂、”之后的,这才是道家的行世原则。不要在你没有什么都没有做到,什么责任都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妄想去做“归隐、出家”一类的行为,这只是一种失败者的逃避行为,这与道教归隐的本质无关。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道教归隐就好比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速度到一定临界点的时候,物质就完全消失以转化为其他方式的“能量”了。道教归隐就是修行者的一种势能转化的超越状态,绝对不是单纯的到山林里面生体验另类的“小资”生活。

道教的归隐是修行者能量积聚到达临界点后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抛家舍业,废弃功名、归隐山林等等,归隐在这时候是因为修行者物质上的力量已经完全转化为精神能量了。像金庸武侠小说中形容的剑魔独孤求败,从年轻时候使用“青锋宝剑”到“玄铁剑”到“木剑”到最后的“无剑胜有剑”,庄子寓言中对 “呆若木鸡”的斗鸡状态的描写,这都属于道教之隐另类诠释方式!

这就是“天之道”的实质。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和命运不一样,我们不可能都像张良、范蠡玩的那么潇洒,但作为三清的道教弟子,应该懂得道教之隐的真正意义,才不会给祖师爷丢脸,逃避和退缩不是我们道家人的行世作风。

我写这篇帖子主要是针对初信道者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没有涉及别的,其实,道教归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命功”修炼,这部分的内容我不谈了,谈了也没用,因为我也没走到这一步的修为。。寻仙访道不是根本,做人做明白了,才是修行的根本,近在身边的道理都没弄明白,却奢求远在天边的指点,这有点本末倒置的讽刺了!

因为我现在有点俗务缠身,也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答对初学者对信仰上的错误认知。因为现在实在是太忙,这篇帖子是针对初学者而言,我抽出点时间匆匆而写,基本没有顾及语言的简练和表达的条理,阐述肤浅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发布于 2022-05-26 17:07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