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元世祖忽必烈的故事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他建立了元朝,灭了南宋,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

       一、胸怀天下的少年


       忽必烈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请来儒生做他的老师,所以忽必烈从小就受到了儒学的熏陶,接受了中原的传统教育,儒学的熏陶让他意识到治理汉地还是要用汉法才管用。


       忽必烈的兄长蒙哥做大汗期间,把漠南汉地交给他管理,他实行汉法,把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文治方面的贤能显露无遗。1252年,忽必烈奉命远征大理,1253年,在他的带领下平定了大理,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武功方面的贤能也显现出来了。文武双全的忽必烈,得到了很多汉人的支持,这引起了蒙哥对他的猜忌。为了取得蒙哥的信任,忽必烈甚至把妻儿子女作为人质送到了蒙哥那里。

       二、夺取蒙古汗位

       吐蕃和大理归顺之后,蒙哥汗开始积极着手灭宋,他率领西路军进攻四川,令忽必烈带领东路军攻打鄂州,1259年7月,蒙哥汗战死,忽必烈带领军队继续东进,但是一直未攻下鄂州。同年年底,忽必烈得知他的弟弟阿里不哥正在密谋继承汗位,在鄂州久战僵持不下,听取了各方意见之后,忽必烈派人与南宋讲和,之后罢兵北归,并于1260年3月宣布即汗位。


       就这样,大蒙古出现了两个大汗,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大汗即位之争,只能通过武力来解决了。双方争夺的重点是川陕一带,拿下了这里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中原物资补给,忽必烈在汉地良好的群众基础,助他赢得了中原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也就赢得了中原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在这场权力之争中,忽必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后,积极推行汉法。首先仿照中原传统,建年号“至元”,建国号“大元”,采纳中原的礼仪制度。其次借鉴中原传统,建立国家制度和官职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管理政事,设立枢密院主管军务,设立御史台掌握对百官的纠察。忽必烈建立国家制度的同时,还限制蒙古贵族的权力,削弱汉人王侯的特权,这就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三,他积极实行劝农政策,采取鼓励开垦、兴修水利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第四,他还提倡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族传统文化,设立国子监,用汉族文化教育蒙古贵族子弟。

       三、灭南宋完成统一

       忽必烈稳定政局之后,继续进攻南宋。在汉人的建议下,忽必烈集中兵力攻打南宋重镇襄阳、樊城,这一打就打了6年,直到1273年吕文焕迫于没有后方补给投降,元军才拿下了襄樊两城。1274年元军大举东下,直逼临安,这个时候南宋度宗刚刚去世,4岁的赵显即位也就是恭帝,1276年,元军攻下了临安,恭帝以及太后都被俘虏到了北方。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立赵昰即帝位也就是端宗,他们虽然进行了殊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大败。1278年,文天祥被俘,被囚禁了3年,但是他拒不投降,最终被杀害,1279年陆秀夫和张秀杰被元军追到了广东崖山,陆秀夫背着小皇帝端宗投海而死,张世杰在突围的时候也坠海而死,自此,南宋彻底灭亡了,元朝也结束了唐宋五代以来各地政权混战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

       元朝的统一,大大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国边疆的开发。忽必烈是实现中国大一统的重要人物,他积极推行汉法,他是13世纪蒙元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

发布于 2023-01-17 14:56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