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朋友问:“儒家,佛家,道家,哪一个更适合我们的信仰?”顷刻,几十年的人生一瞬间浮现,勾起了我对命运和信仰的思考。
儒家知命(孔子)、立命(孟子)、制命(荀子),道家安命,佛家无(惜)命,伊教亲命,基(主)教罪命……
我们不能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我们要追本溯源,举一反三,明白其真义,才能正本清源,才能领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上下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中,才能理解为什么最终儒释道合一?也才能明白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信仰共产主义,提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乐于奉献,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身!
我们读过书的人都是儒家弟子,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依圣人言,儒家知命、立命和制命。今生我们只有这一条命,父母以精血生成我们,天地让我们身居其间,成长的过程中,良师益友不断扶持我们,还有社会国家所给予我们安全的保障,这就是我们民族一向尊重"天地君亲师"的意义所在。
(一)孔子"知命",“畏命”,“顺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
后世很多人曲解他“知天命”,甚至嘲笑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实,简单来说,天命就是自觉有一种使命感,“知天命”,即领悟自己负有使命,必须设法去完成。這种使命的來源是天,所以成为天命。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上养老,下养子”,高级一点的学问,“吾将上下而求索”。知命信命,就是相信命运规律,了解命运趋势。知命明理,适时进退,才是对待命运最好的姿态。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后世也有很多人嘲笑他畏天命,其实是对这段话的误解,他不过是教导我们不要与命运硬杠,而是顺势而为之,或韬光养晦,或全力以赴,该出手时才出手!是故,“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入,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道尽了他一生“求仁得仁”的艰辛历程。“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是故,知天命而顺天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发布于 2024-11-23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