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去世前拜谒六祖真身,临终留八字总结一生
文 | 编辑:栗子
前言: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被誉为“中国文人天花板”的儒学大咖,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就是苏东坡,他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尤其是他在南华寺留下的八字遗言:吾生无恶,死必不坠。
这八个字,仿佛是他在生命尽头留下的最后一道光芒,照亮了后人的道路,苏轼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对人生有这样的感悟?
乌台诗案,人生大劫
乌台诗案发生在北宋元丰二年,是一场深刻影响苏轼人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此案起因于苏轼的一封谢恩公文《湖州谢上表》。
这份公文本只是苏轼履行湖州知州工作的日常述职报告,然而却被新党中人沈括等人利用,曲解成了抨击朝政的工具。
当时,据沈括等人解读,苏轼在公文中一些措辞以及大量的诗文都被放大来指责他“目无君上,心怀叛逆”,暗指神宗新帝失德,试图达到批评朝政的目的。
于是,这虚构的指控开始在朝野中传播,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苏轼本人遭到了恶意中伤,被诬陷成“谤讥朝廷”,这种孤立无援的指控使他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原本是新党的亲信,此时却不幸成为攻击的对象。
众口纷纭的恶语满布朝野,甚至神宗皇帝也怒不可遏,立即颁旨将苏轼拘捕入狱,等待处决。
时任东京留守的苏轼负责京城的安卫和百姓生计,突然遭此巨变,他毫无准备。对于这场政治阴谋的发起,他一无所知,只能匆忙面对官府的追捕和拘押。
幸亏太后为其开脱,苏轼险中保命,然而官职已失,声望跌至谷底,这场政治迫害几乎将他的名望抹去,人生深陷泥泞。
尽管乌台诗案渐次潮退,但苏轼的仕途却再无白纸黑字的康庄大道。他被迫离开京城,去黄州这样一个遥远边陲的小镇任职。
在新党掌权期间,苏轼想再次回到朝堂岂不是难上加难。沉浸在巨大打击中的他,只能心灰意冷地在黄州尽情发泄内心的不平之情,并应付自己现任的一些琐事。
正是在这个艰难的时期,苏轼的人生才真正打开了新章。他的文学才华被解放出来,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开始更加注重自己内在的世界和情感体验,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从此苏轼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同时还融入了更多的感情和思考。
这种转变让苏轼的文学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的作品更加深邃、丰富,具有更加深刻的哲理意味。
他开始更加关注内心世界,融入更多情感和思考,使得他的创作更加丰富、深邃并具有更深厚的哲学内涵。
年少有为,却遭排挤
苏轼,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其独特的才华和魅力,在年少时期便已崭露头角。
正是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人才,却在政治生涯中屡遭排挤,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对苏轼的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父亲的熏陶下,苏轼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他的诗文清新脱俗,令人叹为观止。
1057年,苏轼参加了汴京的朝廷科举考试,他的文章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高度赞赏。尽管因为欧阳修的误判,苏轼失去了本应属于他的第一名,但他的才华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极高,他认为苏轼的文章“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正是因为欧阳修的这句话,苏轼的名声大噪,他在京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正当苏轼要在政坛上大展身手时,却因为母亲去世,不得不回乡奔丧,丧期满后,苏轼再次参加中制科考试,一举考中,成为“百年第一”,从此踏上了仕途。
当他再次回到朝堂时,发现朝堂上的氛围已经变得紧张起来。王安石正在推行变法,而欧阳修等反对变法的大臣纷纷被排挤。
苏轼没有随波逐流,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上疏陈述新法的弊端,结果招致了王安石的忌恨。
在王安石的打压下,苏轼被迫离开京城,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尽管他注重民生,政绩颇佳,但始终无法回到京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1079年,苏轼因为一封述职报告,被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在这场事件中,苏轼被指为“谤讪朝廷”,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晚年颠沛,与佛结缘
后来,苏轼来到了南华寺,他每一步踏入南华寺的足迹,仿佛都在重温他与佛法的相遇历程,身世坎坷的他对生活的珍惜与苦难的理解让他对佛教的修行充满向往。
沉思在六祖慧能的雕像面前,在那双似闭非闭的眼睛中,苏轼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几经欢乐与挫折的岁月使苏轼比常人更加成熟和深思。他知道人生无常,尘世红尘一切皆是假相,唯有平静心境才能抵御风雨。
面对雕像,他心中难以抑制的困惑终于得到宣泄,身边的书生对苏轼深入挖掘内心的冒险给予了肯定,苏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决心。
苏轼侧身重新目视祖师雕像,深呼吸了一口气,不禁被周围的景色所深深吸引。寺庙内回荡着舒缓的钟声,苏轼愣了一下,这震撼心灵般的声音仿佛是对他行程的涤荡。
阳光透过寺庙的窗户洒进来,映照在苏轼的脸上,那束金光仿佛代表着他对人生本质的透澈领悟。
苏轼扭过头对书生微笑,眼中的泪光在阳光下依然闪烁,他清晰明了地告诉书生,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境自在,便可以找到回家的地方。
这番领悟如同旱地遇甘雨,苏轼以往的压抑和迷茫如斯一扫而空,他终于坚信自己已经找到了心灵上的寄托。
苏轼再次跪拜起身,目光聚集在六祖慧能的雕像上,他心知自己已经找到了内心的济世之道,认为是佛法拯救了他心灵的苦痛。
他察觉到,这里的宁静能够促使他内心更加真诚地反思,而且远离尘嚣的环境让自己遇到珍贵的契机,佛法风格广泛而深攻,引以为榜。
他选择继续朝着四处蜿蜒的寺庙外面走去,向他聆听历史的声音泛舟笔记簿。
在他最后的时刻,留给儿子们“吾生不恶,死必不坠”的八字箴言,透露出他对佛教轮回转世的理解,似乎预示着自己下一世依然会是高僧大德,不会堕落下三途。
笔者认为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他既是儒门才俊,又与佛法结缘颇深,他的命运,只能用劫数未卜,道合自然来形容。
苏轼是如同倒翅煽飞的独眼鸟孤独飞过迁为止世,他知道在平静的禅悟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心灵的港湾。
发布于 2024-11-21 11:54信息来源:
《乌台诗案》
《宋史·苏轼传》
《东坡先生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