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做好你自己,世界就好了!

做好自己,不必在意世俗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应该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应该认可的一面。所以,不必在意世俗,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请他做官,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与其去做官,还不如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涂中”。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庄子家吊唁 ,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的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因为他认为,从道的角度讲,没有生死,没有得失。一切都在道之中。

庄子告诉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所累,不要费尽心机去解释自己。因为那往往是徒劳的。《庄子·秋水》中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意思是对于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讲海,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对于夏生夏死的虫子不可以和它讲冰,因为四时不同,它无法体验。

有时候,世俗就是不可理喻的,所以也就不必理喻,不必在意。

养一颗自由心,摆脱束缚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物物”,前一个“物”是动词,意思是立足于现实,驾驭外物;“物于物”,意思是超越于现实,不被外物左右。这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扭曲自己的心灵和本性。

庄子在《马蹄》中写道:“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马这种动物,它的蹄子可用来践踏霜雪,毛可用以抵御风寒。它吃草饮水,翘着后腿跳,这些都是马的真情性。纵使有高大的台和殿,对于马而言并没什么用处。到了伯牙出现,他说:“我会管理马。”于是他用烙铁烫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烙印,络头绊脚把它拴起来,编入马槽中,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然后,他又饿它、渴它,让它驰骋、奔跑、训练、修饰。马有衔铁的拘束,又有皮鞭竹策的威胁,马就死掉大半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要顺从这个本性,不要用情欲物欲伤害它。庄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就是要培养和呵护自己的心灵,在庄子看来,养心主要要做到平淡、寡欲和清静。

平淡就是平易恬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面神不亏。”与平淡相对的,就是刺激,大喜大悲,起起伏伏。而这也都是因人的欲望太强烈,内心得不到满足所致,因此也就要寡欲,学会忘却情感,控制自己的欲望,看破一切虚名,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


不把成功放心上,才能成功

《庄子》中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孔子甚至还给颜回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你看看赌博,赌博的时候有下注大的,有下注小的。拿一个瓦片当赌注的人,他赌得自如潇洒,反正他赌得就是个瓦片;拿漂亮昂贵的带钩当赌注的人,他赌起来可能就战战兢兢,他就施展不开,心存恐惧了,拿黄金当赌注的人,一定会神志昏乱。

为什么?这是因为他太看重外物了。技巧都是一样的,“凡外重者内拙”,凡是看重外物的人,内心一定笨拙。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很多人越是面临重大的抉择,越会失手。他并不是失给了对手,而是失给了自己。

有很多人的失败,真正是败给了内心的“在乎”二字。这种“在乎”会让我们在面临大事的时候,战战兢兢,束手束脚,惊慌失措。因为我们心中过分地患得,所以患失。

庄子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自由,不把成功当回事,不患得患失,默默耕耘,才能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

发布于 2023-04-20 19:37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