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传经留下的两大法宝:无为,自然!

1

很多人初读《道德经》,觉得语言艰深晦涩,甚至连文本的意思都难以明了,因此也就很难感知到道之玄妙了。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理解隔阂,是因为如今的年代与老子的年代相隔较远。

史书记载老子为周吏,道书记载老子生于殷武丁九年。据此可知老子使用的语言比诸子散文更早一些,其在叙述时带有的时代烙印是影响人们阅读这部经典的最大障碍。此外,基于某些历史原因,《道德经》一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也多被人们误解,代代相袭,就会造成后人在读经时更难理解到老子的本意。

想要读懂《道德经》,首先应该了解老子的生平。《史记》中记载,老子为周柱下史。古时,史官需要记录国君的言行,老子在庙堂为柱下史,自然所见颇多。又因职务之便,老子能够接触到诸多历史文献,因此会看到无数家国更迭的故事。

《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曰“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老子正是看透了世间兴亡的本质,所以才能预测到周之将衰的结果,那么他西出函谷关的行为也就有了基本动机。

在函谷关处,尹喜请求老子作文字以留世,其写就的道德五千言其实正是他对所看所知的观点阐发。不过后来者常常很难读懂老子的某些章句,甚至可能产生误解,这可能与老子的写作对象有关。

2


老子写作《道德经》的第一读者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圣人”。如在《道德经》第三章提到了“圣人之治”,并在第七章中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后其身”作为圣人修身养德、治国治家的基本法则。

之所以如此设定,与老子史官的身份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当时普通民众不具备阅读能力的现实限制有关系。因此,只有把《道德经》一书当做是治国之方来读,才可以体悟到“小国寡民”这一政治理想的妙处。

然而,大众在阅读文本时均是从自我角度出发,与老子写作时设定的第一读者角度之间存有偏差,所以人们才会误解“无为”的含义,甚至更进一步认定道家是隐逸派的代表,从而忽视了道教经典中蕴含的治国理身的内容。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其讲述了可以超越阶级、超越种族、超越时代的亘古真理。读老子之《道德经》,固然要体会他本人具有的囊括天下万物的大道观点,但这并不等于《道德经》只能被当做治国之术来看待。

道教自古便有身国同构的思想,治国与理身遵从的是同一道理。即便把《道德经》当成一本修身养性的书本去阅读,其中“法自然”、“无不争,故无尤”的观点讲述的也都是人生智慧。

道教所推崇的圣人,必须要先做好一个人的本分,然后又能把此等德行推广到整个家国,并为求得万世太平而努力。治身与治国,背后的核心道理是一致的。老子提出的“道”,本身是可以囊括万物的,不论是微小的蝼蚁,还是苍茫宇宙,世态变化万千,唯有道的生化永恒不息。

3

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是什么?恐怕这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言明的命题,但世间的每一种存在都可以以独有的方式去体悟到自身的道性。这种体悟,建立在品相万般的现实世界之上,而万物复归于一根,此即曰“道”。万物各具有不同的姿态,则是道的外在彰显,名曰为“德”。

道与德,本一内一外、一阴一阳,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永恒轮转。若把内在之道和外在之德放到人类社会中理解,道便是人世间生老病死、兴衰存亡的轮转,德便是上至帝王、下及庶民治国、理身的具体的礼制文明与心性修养,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称“道德”之词意的根源。

虽然《道德经》有满满五千字,但若要回归根本,只不离两个概念:无为与自然。无为,乃是面对世间纷然时所能保持的淡然心态;自然,则是因无为而可以体悟到的自我真常本性。

想要体悟到人生恒常真道,先要从规制自我德行入手,从有为的人生中体悟到无为的妙处。以无为心,不受万物尘染;以有为用,则要正己化人。从人性所表现出的“德”入手,一步步地去洞明内心真性,从本然常寂中感知与天地自然大道相契合的枢机。

能悟此者,进可以经天纬地,退能够修身齐家,所以又何必非把《道德经》固定在某一个角度来奉读呢?

其实,究竟如何去看待道祖老子给我们留下的这部经典,本身便是千人千面的事情。若能从有限的文字中体悟出自我行持的“道”,也就足以慰藉这一场读经的过程了。

本文作者:武当玄拙  北京白云观

发布于 2023-02-03 08:01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