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情思•三章
白头翁
愚常看央视播出系列节目《记住乡愁》。该节目钩沉往事,点燃乡情,极具感染力。记住乡愁,亦当记住乡愁之咏。 首先是南北朝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此首最能反映游子、旅人急迫返乡之情。 其次便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名篇《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再看杜甫《见萤火》:“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乡愁是一种眷恋家乡的情感状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片段,它可以是一碗茶,一杯酒,也可以是一朵云,一阵风。对于我这个“50”后来说,就是从心中默默啍唱给故乡的一曲曲歌…… 愚少小离家,一直工作居住在城里。多少年过去了,但在心里总萦回着一丝丝眷念之情:山村年关的欢聚时刻,除夕夜桌上的十碗八扣美食,这些构成了记忆中那道浓浓的乡味。 乡味,是一种传承久远的生活习俗和饮食风尚。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年代特征。每个人一生下来,就与乡味结下不解之缘,同生共长,相伴流年,毕生难忘,至死方休。在缠绵的乡思情怀中,除了想念亲人,便是儿时那些垂涎三尺的家乡美味,以及与美味有关的成长故事。 乡味,是乡情中最直接、最能感知的原味,是乡土文化最丰厚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不了解浩若烟海的乡土历史,或不懂得繁文缛节的乡土习俗,但是,每一个人对家乡的传统美食,却津津乐道,记忆犹新,并且大都会与至亲挚友的生活往事或童年意趣相链接,互融成典,终生回味。 山村的夜,静静的。没有车辆喧嚣声,没有人流嘈杂声,有的只是一条西流溪的流水声。 昨夜,雨下得酣畅淋漓,有节奏的敲打着屋顶的雨蓬和窗帘… 微风吹过,悸动着难以平复的心迹;雨点敲击,撩拔着心中不舍的记忆…童年的乐趣,青春的热烈,中年的沉浮,渐老的淡定,一切一切犹在眼前,栩栩如生。 在这富氧粒子极为丰富的小山村,无论是童趣的甜蜜,抑或是人生的风波,都在记忆的时光机中打破了这份夜的宁静…… 夜,静静的。我审视着自己的心情和往事,柔情地与自己心灵交谈,一点一滴地深入。而今,早已褪去了职场的光环,甩开回忆的思绪,真实面对明天的美好。我不再徨恐,不再孤单,心田中盛装着亲人的温暖和陪伴。 每当我沿着乡间的小路走向繁华的都市,却猛然间发现有那么多难以割舍的情感。是家乡的景,还是家乡的人,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作者简介】白头翁,生于土家佷阳。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世界作家协会会员。喜文学书画,喜风光月霁,清新俊逸,于白驹过隙,流年似水之日,轻划兰舟,与朋友们相逢在人生渡口。惟愿静谧世界,兀自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