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四事越少,生活越好

作者忆慈

来源:读书有范(ID:dushu259)

人生下半场,不困于心,潇洒坦荡。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作家梁文道曾说:“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而中年人在扇动翅膀的时候,两边羽翼上还挂着甩不掉的重重的秤砣”。
少时酷爱做加法,只愿收获不愿舍,事事皆想拔头筹,满心满眼名和利。
人到中年,走下坡路的身体,大不如前的精力,压着我们放慢脚步,逼着我们学会取舍。
唯有舍弃不必要,放下不需要,减掉不重要,才能少点烦恼,多点美好。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到中年,四事越少,生活才能越好。



01

熬夜少,得健康
音乐人朴树一直都很低调,但在最后一期《乐队的夏天》中,朴树就展现了他“任性”的一面:因为“节目录制中途回家睡觉”上了热搜。
原来,节目录制到晚上11点的时候,朴树突然起身,很抱歉地说:“我岁数大了,得回家睡觉了。”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透露,他从不熬夜,每天坚持12点前睡觉。
网友纷纷留言,终于明白了48岁的朴树为什么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如同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写到:“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没有了好的睡眠做地基,一切的理想和抱负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
年轻的时候为了生活,我们不断做加法,填满时间的空隙,用健康换名利。
年岁渐长,身体渐渐拉响警报,才意识到,世人都是血肉之躯,何来铜墙铁壁。
“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因为长期熬夜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年仅44岁。
之前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张锐承认自己的确很焦虑,由于担心资金链断裂,他经常吃不好睡不好。
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张锐经常半夜两三点发邮件探讨商业模式,一大早又跑到投资现场向投资人阐述自己的愿景,精神和身体劳累也让他鬓角全白。
作家陈阿咪曾说过:“熬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悲观情绪在深夜愈发肆虐。”
熬夜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摧毁心态情绪的罪魁祸首,危害身体健康的定时炸弹。
即使生活千疮百孔,麻烦如影随形,也不能让睡眠给情绪让路,让健康为事业买单。

电脑需要重启,汽车需要保养,血肉之躯的我们,也需要好好休息,保持充足的精力,才能更好的打怪升级,走向胜利。



02

应酬少,得清净
莫言在《聆听宇宙歌唱》里,讲过一个故事。 
之前写小说有了点名气后,每次回到故乡,总是有赴不完的酒宴。
母亲一再劝说他,不要伤了身体。可每次上了酒桌,他总抹不开面子,招架不住别人的劝说。
莫言觉得别人敬他酒,是给他面子,不喝就是对不起朋友。
如果驳了对方面子,担心对方觉得自己出了名,看不起朋友。
直到一次,他饮酒过量,直接被送到了医院,折腾了半天才抢救过来。
于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莫言选择闭门谢客,不再去参加那些酒宴,慢慢的请他喝酒的人少了,他自己也乐得清净自在。
面对毫无意义的应酬,亲朋好友的邀请,不碍口识羞,不困于情面,学会拒绝,才是破题的关键。
人生在世,人际交往,虽说无法避免,但没必要以此造一座围城,困住自己。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应酬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
知乎用户@余香丸子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的表哥早些年忙着做生意,虽说认识了不少朋友,每天应酬不断,却鲜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前几年,他生意失败了,原来身边的朋友纷纷对他避之不及,打电话也不接。
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东山再起,但他不再热衷于社交,生意忙完了就回家,倒也没耽误什么。
他说,比起原来看似热闹风光的社交生活,他更喜欢现在简简单单的家庭生活。
就像作家白落梅所说:“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合适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
发布于 2022-09-26 17:05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