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宰相第一村风水

中国宰相村指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该家族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

在运城市闻喜县城东25公里处的礼元镇,有一个叫裴柏的小村子,村子不大名气却不小,它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华宰相村。据史料记载,自后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梁、宋近两千年的时间,裴柏村就先后出过59个宰相和59个大将军,要称其为华夏第一村一点也不为过。它以其独特的裴氏家族人文历史资源和闻喜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开发修建的一系列文化景观,到如今已成为了海内外文化人士的又一旅游风景点,同时也吸引来了不少游人及海外侨胞前来寻根问古,多少文人墨客也不远万里踏步采风,为宰相村吟诗作歌。

裴柏村地处群岭环绕的一个小岭凹内,四周绿树成荫,远程望去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村口是一条连通山西南北的大运公路,交通极为便利。村子的外围是一圈连绵起伏的肥沃土岭,每一道土岭的最高处都有一棵挺拔的翠柏,当地人称之为“九凤朝阳”。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裴氏纪念馆的扩建,裴氏家族在宰相村的一些遗迹逐步被挖掘和开发,我们在裴晋公祠里的石碑记述中,就可看出裴家先祖的荣与衰。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名副其实的“中华宰相村”也由此而得名。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别分居在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裴柏村的第一个字是裴,裴就是百家姓中的裴姓,据裴氏家谱记载裴姓最早出现于周僖王时,裴陵是裴氏家族公认的第一位祖先,裴陵的27世孙裴晔在东汉顺帝时任并州刺史,在并州刺史任上裴晔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松柏苍翠、荷花飘香,认为这里是适合生存发展的风水宝地,就将全族迁到了这里居住,因为他们姓裴,这里满山遍野都是柏树,于是将这里命名裴柏村。

由于裴晔将全族迁到裴柏村,因此裴柏村被看成裴氏家族的发源地,虽然后来许多裴姓人搬迁到了外地,但天底下的裴姓人仍旧把裴柏村看成他们的根,于是就有了天下无二裴的说法。裴氏家族迁到裴柏村后,裴氏公卿将相频出,掀开了辉煌的一页。
裴晔又是全国十三个州之一并州的刺史,是并州老百姓的父母官,他自然要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实行孝道,为他的父母找到合适的安葬之地那是必须的事情了。,是他们的祖先裴晔亲自选定了裴柏村这个地方做为阳宅之地,同时选定了裴柏村东北五公里外的凤凰垣作为裴氏家族的陵园。

裴柏村的人还很自豪地告诉我,凤凰垣坐落在当地紫金山的山脚下,而晋朝风水大师、闻喜县人郭璞就是在紫金山上得到了风水真传,这就说明他们祖先陵园非常有灵气,风水非常好。

那么裴晔亲自选择的这个地方风水到底好不好呢?非常巧合的是裴晔迁到这里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做了宰相,长子裴羲成了裴氏的第一个宰相,他在汉桓帝时做了尚书令,而裴晔的次子裴茂在汉灵帝时也做了尚书令,尚书令都是宰相之职啊,以此为起点,裴氏家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宋朝时一共出了59个宰相,59个大将军。裴柏村出了这么多的宰相,自然可以看作风水非常好了。

那么裴柏村的风水到底好在哪里呢?

用风水的观点看,这是一个回龙顾祖之地,就是龙脉从主峰绵延而出,然后在主峰的前面停下,面对主峰结穴。按照风水的观点,选择回龙顾祖的穴位,可以出大臣,也就是大官了。

裴柏村风水上更奇妙的一点是,裴柏村西面的群山呈王字状。王,就是王公大臣的意思。裴柏村的宰相和大将军不就是王公大臣么?

裴氏家族从裴晔的儿子开始,到魏晋南北朝出了二十多位宰相,魏晋南北朝以后呢,就是隋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裴氏家族在唐朝出了18位宰相从而达到了顶峰,唐朝的一切重大政治活动都有裴氏家族的参与,以至于顾炎武说“观裴氏之兴,唐存亡亦略可见矣”。

那么裴氏家族在唐朝靠什么取得如此大的辉煌业绩呢?要揭开这个谜呀,我们就要看看唐朝时期裴氏宰相的所作所为,明天我给大家讲解唐朝开国宰相裴寂。就是裴寂,给李渊设计了一个圈套,让李渊给隋炀帝杨广戴了一顶绿帽子,逼迫李渊造反而建立了大唐王朝。

发布于 2024-03-30 08:30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