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器铭文与度量衡(7)秦汉贵重重物精确到铢是常态
秦汉贵重重银器及部分金饼铭记精确到铢是常态,可能和作为商品购买销售有关,更多的精确到两,甚至斤为铜器物,说明这时贵重之物为金银,铜作为财富计量的精确度不需要那么高了。
狮子山楚王墓
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狮子山楚王墓
银盆W 2 : 29,
银盆 1件(W2 : 29)。折沿,短颈,鼓腹,平底。素面。腹上部有一周折线,左旋卧刻“容六斗十升重十二斤十四两十九朱”15字。口径47.2、底径26.2、高11.4厘米。
银盆W 2 : 29
银鋗W 2 : 34,口径45.5、底径24,高19.5厘米。平折沿,缩颈,斜弧腹,平底。腹部浅刻:“宦者尚浴沐鋗容一石一斗八升重廿一斤十两十朱第一御”!铭文注明了该器所属的官署、用途、器名、容积、重量和编号。
银鋗W 2 : 34
鋗内还放有搓石、漆木盒和漆笥,漆木盒内盛有化妆品。
江都王陵刘非墓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刘非墓
银洗 M1 : 3847 斜折沿,束颈,鼓腹,圜底,素面。
口径18厘米,高6.7厘米。口沿背面刻铭:“食官容五升重十五两十五朱”,上腹部刻铭文“廿”,上腹部刻铭“常食” 。
M1: 3848, 口径21.6.高8.7厘米,口沿背面刻铭:“常食容一斗重一斤五两十二朱”
M1 : 5643,上腹部刻有铭文“常食”。口径10.5、高3.8厘米。
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一号墓 .《考古》. 2013年第10期3-68,共66页
银洗
银盘
盘2件。形制、尺寸相同。口径38厘米,底径22.4厘米,高 6.4厘米,宽平沿,孤腹,平底微内凹。腹部饰交错状裂瓣纹,内底饰凹弦纹。
Ml : 3980,出自南回廊 东部下层,与Ml : 3981呈套合状。腹部饰交 错状裂瓣纹,外凸内凹,内底饰凹弦纹。外底中心刻有铭文“田口左工名日半十一”、“五斤十四两十三朱”、“五斤十五两一斗 九升”,外底边缘刻有铭文“北私今五斤十四两三朱”。口径38、底径22.4、高6.4厘 米。
Ml : 3981, 内底素面。外底边缘刻有铭文“北私今六斤 十两”、“北私今五斤十四两十二朱”,口 沿下刻有铭文“五斤五两口朱名田口” 。
银盘
瓢1件(Ml : 3875 ) 。出自南回廊东部下层。平面呈葫芦形,圜底。
把手内中部刻有铭文“三升”,
瓢身背面正中铭文为“二十”,
把手两侧为“容三升半升重一斤十三两第七百口”、“重一斤十三两六朱”,
把手中部为“今合容三升半升一斤十二两”。长23.7、宽13.7、高6厘米。
瓢1件(Ml : 3875 )
满城汉墓
鎏金乳丁纹铜壶(墓一,器号5019),通高45厘米、圈足径17.9厘米。
器圈足刻有“右□四十斤一两八朱六□”,壶底刻有“甄氏,大官,五斗五升,今长乐飤官。”
“甄氏,大官,今长乐飤官。”用笔较流 畅 ,应为一人所刻 ,记录了器物的流转过程 。
“五斗五升”四字粗重呆滞,应为他人另刻。
实重 11.205公斤。一两合今17.472克,一斤合今279.552克。
鎏金乳丁纹铜壶
临淄 西汉齐王刘襄墓
齐王墓随葬器物坑1号银盘(QK1 :65),直口,平折沿,折腹,外底微凹。口沿及内、外腹部均饰六组龙凤纹,内底部饰盘龙三条。纹饰繁缚精美,并鎏金。口径37、高5.5厘米。口沿和外底共有以下6条
铭文:
1.“三十三年左工疾名吉七重六斤十二两廿一朱”(图二,1)。
2.“奇千三百廿二釿中府”(图二,2)。
3.“六斤十三两二斗名东”(图二.3)。
4.“二斗重六斤十三两”(图二,4)。
5.“容二斗”(图二,5)。
6.“御羞”(图二,6)。
1号银盘(QK1 :65)
1号银盘(QK1 :65)
银盘口径37厘米,高5.5厘米,重1705克。水容4100毫升。每斤合250克,每升合201毫升。器型为直口,平折沿,腹下部内收,盘底向内微凹。银盘口沿和内外腹部饰有6组变形的龙凤图案。银盘内底饰有3条变体盘龙,龙的头尾或卷曲成环状,或单独成盘状,盘龙之间用勾连纹相接,成为一个整体。
银盘口沿的下部底面,刻有铭文“奇千三百廿二斩六斤十三两二斗名东”。大意解释为此盘值一千三百二十二斩,重六斤十三两,容两斗。“名东”意为东宫用品,“斩布”为三晋的钱币名称,由此推断这段铭文应为战国时期由三晋诸国(韩、赵、魏三国之一)所刻。这是1号银盘四款铭文中最早的题刻,据此推断三件银盘可能是在三晋时期韩赵魏中的一个国铸造。
银盘口沿的下部底面,刻有铭文“三十三年左工(疾)名吉七重六斤十二两廿一朱”。铭文中的“三十三年”,应是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三十三年是公元前214年,这一年是秦始皇修建长城的那一年,也是秦始皇焚书的前一年。“左工”是秦代左工师的简称。
“名吉七重六斤十二两廿一朱”是秦左工师对银盘校测后所刻的铭文。通过对字体、官制和衡制推断,这段铭文应为秦人所刻。
在银盘的外底部,刻有铭文“容二斗重六斤十三两御羞工”。“容二斗”是该银盘的装载容量。“重六斤十三两”是该银盘的重量。这段铭文应为汉朝皇帝赐给齐国后由内府所校刻。
2,3号银盘 口沿都饰有波折纹和花叶纹,内外腹部都饰有几何云纹图案,内部都饰有3条匀称的云龙和两周弦纹带,弦带纹之间用平行线条连接。
2号银盘(QK1 : 17-1),外腹刻“左工一斤六两Ⅰ”,外底刻,'容五升大官南右般朱”。实测重340克,每斤合247克;水容900毫升,每升合180毫升。
3号银盘(QK1 : 17-2),外腹刻“左工一斤一两Ⅰ”,外底刻“容五升朱南般”。实测重271克,每斤合255克;水容900毫升,每升合180毫升。
巢湖汉墓
1997 年巢湖市北头山 1 号墓 (曲阳君胤之墓, 曲阳君可能是当地的最高的 长官)
银勺 勺3件。分两型。
A型1件。BM:51,勺体较厚重,斗呈椭圆形,较浅.柄前端与斗连接北断面呈圆形,实心,末端呈圆筒状,中空,原安有木柄,木柄已朽,仅有段朽木芯。斗宽11.8、连木柄残长21.4厘米。
B型2件。器形相同,一大一小,分2式。
1式1件。大勺,BMI :49,呈心形,较深。扁平条状长柄.正反面均鎏金。长柄末端背面阴刻铭文10字:“一斤六两十二朱,大半升”。连柄长63厘米。实测340克。
2式I件。小勺。BM1 :48,竖刻铭文2行,央4字“五两九朱”。柄与斗相接处焊接的痕迹十分清晰。斗宽5.4、连柄长29厘米。实测重量:为82克。
曲阳君胤银豆
咸阳 马蹄金
1978年,陕西咸阳市出土了 3块马蹄金,分别记重“斤一两廿三铢”、 “斤廿铢”、“十五两十铢”。3块马蹄金经实测分别重284. 1克.266.5克、244. 4克,折合1斤分别约253. 1克、253. 3克、253. 6克。
南窑庄窖藏
金饼10块。
一、254克(上)
二、289克(一斤二两九朱)
三、376克(斤八两)
四、编号16的金饼 379克(一斤八两四朱)。
以金饼自记重量计算,1斤约为250.6克,1铢约为0.65克。有块金饼重254克(约合西汉一斤),上刻“上”字,也许说的是“这是上秉一金”。也就是上交用的“一金”。(西汉,一斤等于十六两,合384铢。一两等于二十四铢。)
南窑庄Ⅲ.31号标本刻有“上│一│亖丨”及“一斤十一两艹朱”。
Ⅲ.32号标本刻有“上│、││二”及“斤十两廿三朱”等。
刻画符号是省略重量单位的一种简化形式。
上述两例,分别有两次刻写,一次有重量单位,一次省略了重量单位。
第一例省略符号可释为:“一斤十一两十四铢”,
第二例省略符号可释为“一斤十两二铢”,
这都是当时黄金在出品及转移过程中多次称量的标记。
其他
汝阴侯鼎:“女阴侯鼎,容一斗四升,重十斤五两十二铢。六年,女阴库守訴、工口造。”
荥阳鼎:“荥阳。百三。一斗,四斤十四两十四铢。”
发布于 2025-01-28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