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高俅的贵人,驸马,画家:王诜多重身份下的跌宕人生

《水浒传》中高俅曾是苏轼与驸马都尉王诜的亲随,后被王诜送入端王府也就是日后的宋徽宗身边,开始了青云直上的仕途生涯。

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同样记录了类似的情节。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还是正史中,苏东坡、驸马王诜对高俅的发迹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那么驸马都尉王诜到底是谁呢?为何身为驸马却屡次受贬?为何身份超然却钟情于书画?本文将为您讲述驸马都尉跌宕的一生。

(1)贵为北宋第一驸马,高俅曾是其亲随

北宋末年的权臣高俅,极受宋徽宗信任,与蔡京等"北宋六贼"掌握朝廷重权,一时权势熏天。

那么高俅是如何发迹的呢?

《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是这么写的。

高俅"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后因为犯了官司被发配,服刑期满他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药材商人董将士。董将士因高俅"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怕带坏了家里的孩子,于是说:"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

而小苏学士,也就是苏东坡,亦思量:"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

这王都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某日王都尉晋卿过生日,请小舅子端王赵佶做客,这样才让高俅在端王赵佶面前展露蹴鞠本领,"那身份模样,这气毬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的。"这样高俅开始留在赵佶身边,"每日跟随,寸步不离",由踢球开始飞黄腾达,一飞冲天。

毕竟这是小说的演绎,那么在实际的历史上,对高俅的经历是如何记载的呢?

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卷七中记载到:

"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东坡以属王晋卿。……值王在园中蹴踘,俅候报之际,睥睨不已,王呼来前询曰:"汝亦解此技邪?"俅曰:"能之。"漫令对蹴。遂惬王之意,大喜,……由是日见亲信。"

无论是从小说《水浒传》中,还是从正史《挥麈后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高俅发迹的最主要是由于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的赏识。在赵佶即位后,重用高俅为殿前都指挥使,官阶从二品,后来逐步加官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无论是武官官职还是文官官职,位极人臣。

但是在认识赵佶之前,小苏学士苏东坡、驸马王晋卿对高俅的发迹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宋徽宗赵佶,小苏学士苏东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那王晋卿到底是何如人也呢?

都尉王晋卿名王诜,出身于北宋名门,北宋熙宁二年娶了宋英宗赵曙的次女、宋神宗赵项的妹妹——宝安公主,成为皇帝的妹夫,北宋第一驸马,官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王诜才华横溢,能诗善画,亦工词,是北宋著名的文人画家。王诜毕生酷爱绘画,花鸟、人物、山水,无一不精。其中他最为擅长的是山水画,独创了水墨与金碧合二为一的青绿山水,是为绘画界的珍品。

如此有才,且有雄心壮志的王诜,驸马都尉的身份对于他来说不是一种荣耀,反而是一种拖累。

在政治生涯无望的情况下,王诜开始放浪形骸,与诗坛的众位好友不拘小节,行为不羁,屡屡受到惩罚,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受到政治案件而被贬官外放。

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党争让王诜政治上颇为失意,而纵情于山水书画艺术让他的精神上得到慰藉与解脱。

驸马都尉王诜的人生真可以称得上是跌宕起伏,精彩万分。

(2) 不羁外表下的满腔热血:情场得意,政治失意的王诜

王诜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喜交加的,而这种人生又与他的出身不无关系。

王诜出身名门望族,身世显赫。他的家族是什么样的呢?

《苏东坡全集》中记载:"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功臣王全彬(斌)之后也"

《宋史·王全斌·曾孙凯传》中记有:"子缄。缄子诜,字晋卿,能诗善画,尚蜀国长公主,官至留后。"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王诜是王全斌的后代。王全斌可不得了,是五代至北宋的著名将领,作为北宋的开国功臣,曾任西川兵马都部署,平定蜀地,被封为武宁军节度。

出身于武将世家,到了王诜这一代,开始弃武从文,这与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也是分不开的。

北宋开国以来,治国政策奉行"崇文抑武",对武将猜疑重重,而对文人士大夫礼遇至极,人文、科技环境极为宽松,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华横溢、诗画皆精的王诜是想做一番事业的。他曾经得到翰林学士郑獬的夸赞:"子所为文,落笔有奇语,异日必有成耳。"王诜在北宋的文人界有着比较强的号召力,在王诜的庭院中经常有大批的北宋文化、政治精英聚会,高谈阔论,充满了远大对的政治抱负。

但是随着北宋熙宁二年王诜被召为驸马,他的政治梦想破灭了。

原因是宋朝对外戚的防范是非常严格的,对于外戚的从政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

例如,宋仁宗天圣元年诏:"驸马都尉等自今不得与清要权势官私第往还。如有公事,即赴中书、枢密院启白。仍令御史台常切觉察,如有违犯,纠举以闻。"

再如景佑元年诏:"如闻戚里之家,多与朝士相接,或漏禁中语,其令有司察举之。"

一旦当上驸马,基本上就与从政无缘了,只能当上一个有名无实驸马都尉,颐养天年,早早过上闲散的退休生活。

也难怪王诜开始自我放飞,与苏轼、米芾、黄庭坚、秦观等一干朋友整日诗词唱和、书画往来。在《水浒传》中,对王诜的描写是"他(王诜晋卿)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高俅)。"

按照史书记载,蜀国长公主是极为贤惠的,没有公主的架子,待王诜的目前也是孝顺有加,可是王诜却与家中的八名小妾醉生梦死,对长公主近乎无视。元丰三年公主薨,她的乳母举报了王诜的不伦行为,最终王诜被贬。

《宋会要辑稿》载神宗手诏说,王诜"内则朋淫纵欲,无行;外则狎邪罔上,不忠。"

其实王诜的内心又有谁知呢,他不过是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掩埋在不羁的外表之下,掩饰自己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掩饰对无法实现抱负的失落。

就像是王诜在被贬时,在《幽鸪天·才子阴风度远关》中写道"簌簌梅花满地残",言外之意是自己本是有高洁情操的,却被贬了,这与苏轼被贬时写《黄州寒食持》中的"君门深九重"有异曲同工之妙。

(3)"诗情过笔当千里,妙思凝香欲万重": 王诜的高端朋友圈

身为驸马,"最喜爱风流人物",王诜在北宋的文艺界交游是相当广泛的了。无论是"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还是一生的挚友苏轼,再到黄庭坚、米芾、秦观、李之仪、苏辙,无一不是王诜的座上好友。著名的《西园雅集图》就是以王诜宅第中的西园为背景,描绘的是当时文人交游、聚会的热闹场景。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王诜的朋友圈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宋徽宗赵佶在历代帝王中,其书画艺术成就是最高的,被后人称之为"书画皇帝","作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作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者。"

赵佶在尚未登基,还是端王的时候就与王诜交往甚密,《皇宋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徽宗皇帝》曾经记载到:"徽宗在潜藩时,独喜读书学画,工笔札,所好者古器、山石,异于诸王。又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令穰游,二人者皆有时名,由是上望誉闻于中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佶早期的诗文、书画艺术,在很多地方都受到王诜等已成名大家的影响。

另外作为皇家亲戚,王诜与宋徽宗私下的往来十分频繁,《水浒传》中写道,小王都太尉生辰,邀请端王赴宴。端王赵佶见到羊脂玉石狮子镇纸极为喜欢,于是改日王诜派遣高俅将一对羊脂玉石狮子送往端王府,后面才有了赵佶留下高俅,高俅一路青云直上的故事。通过这件小事,也能反映出王诜与赵佶的友情之深厚,关系之亲近。

王诜虽然与赵佶关系极为亲密,但是赵佶毕竟身为亲王,后贵为一国之君,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与王诜在一起。在王诜的交友圈里,最核心的一个人就是苏轼了。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词大家,性格豁达,善于交朋友,在凤翔府王诜的叔父王彭家做门客的时候结识了王诜,从此开启了两人延续一生的友谊,在北宋的文人圈子中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是苏轼这尊金光闪闪的文学大神了,受到以苏轼为代表的的朋友们的影响,王诜的艺术造诣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在绘画艺术上,在诗词、书法等领域王诜都很有建树。

在与朋友交游的过程中,除了谈论风雅,写诗作画,相近的政治理想也是他们能够倾心相交的一个原因。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诜被卷入了苏轼的"乌台诗案"。《宋会要辑稿·帝系八》记载:"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诏绛州团练使、驸马都尉王诜追两官,勒停。以诜交结苏轼及携妾出城与轼宴饮也。"

也就是在苏东坡"乌台诗案"中,在得知御史台准备弹劾苏东坡的时候,王诜将此事冒险通知了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辙马上给在湖州的苏轼通风报信,让苏轼有所准备。这件事情随着"乌台诗案"案发,王诜也因为自己的行为被降两级。

除了苏轼以外,王诜的朋友圈中大多是才华横溢的清贵之士,不少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如黄庭坚、米芾、秦观、李之仪、苏辙等都是其座上宾。

也正是受到这么高端的朋友圈的影响,王诜才能够徜徉古今,通过鉴赏、借鉴、雅谈,这种地选择了"不古不今"的文学绘画艺术立场,让王诜在北宋的文人圈子里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

这也证明了能够进入到一个积极向上的高端圈子有多么重要。

(4)"锦囊犀轴堆象床,义竿连幅翻云光":珍品云集的宝绘堂

古代人没有网络,没有电脑,要想观摩、学习别人的作品,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收藏。这需要大量的金钱来作为支撑,对于一般囊中羞涩的文人墨客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但对于王诜来说完全没有这个烦恼。

王诜是世家子弟,家境十分殷实,平时的生活就十分奢华。再加之被选为驸马后,皇帝的赏赐极为丰厚,王诜的家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苏颂《苏魏公文集》中记载到,当王诜成为驸马之后, "接武外朝,宠冠一时,望高三尉", 《宋会要辑稿·帝系》中记载的驸马府绝对称得上是豪宅大院,"凡主第皆遣八作工案图赐,有园林之胜。又引金明涨池,其制度皆同。"金明池是宋朝著名的皇家园林,能够将金明池之水引入驸马府的池塘,足可见皇帝对于长公主及驸马的宠爱。

身份、地位、财力、豪宅,这一切都为王诜的收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于是王诜在自己私宅的东边建起"宝绘堂",藏古今法书名画,王诜经常将古人书画寔于几案星壁间,以为胜玩。

明代仇英画过一副"宝绘堂"立轴,可以略揽当时宝绘堂的风采。

北宋末年著名画论家邓椿在《画继》中是这么描述宝绘堂的。王诜"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东坡为之记,东轩亦赠诗云:"锦囊犀轴堆象床,义竿连幅翻云光。手披横素风飞扬,卷舒终日未用忙。游意澹泊心清凉,属目俊丽神激昂。""

苏东坡为其做《宝绘堂记》,曰"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可见当时宝绘堂当时的风光与藏品之丰厚。

在有史料可查的王诜私人藏品中,品类极其丰富,不但有大量前人的作品,也有许多今人之作,山水花鸟,人物、工笔、水墨皆有涉猎,且全是精品。

这其中,宋徽宗赵佶帮助甚大,不少藏品来自于皇帝的赏赐。其中有这么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王诜处有一幅《蜀葵图》,但是不全,王诜每次看到都会叹气惋惜。宋徽宗派人去暗查寻访,终于找到了缺少的部分。这个故事史料中也有记载。

蔡絛《铁围山丛谈》云:"王晋卿家旧宝徐处士(徐熙)碧槛《蜀葵图》,但二幅。晋卿每叹阙其半,惜不满也。徽庙默然,一旦访得之,乃从晋卿借半图,晋卿惟命,但谓端邸爱而欲得其秘尔。徽庙始命匠者标轴成全图,乃招晋卿示之,因卷以赠晋卿,一时盛传。"

另外王诜的府邸当时是北宋文人的交游中心,文豪、大家荟萃,兴之所至,必定会挥毫泼墨,王诜借此也能够收集到不少名人的墨宝,成为"宝绘堂"藏品的一部分。

古为今用,博古通今,王诜通过各种方法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收藏体系,通过学习、鉴赏、消化,形成了自己"不今不古"独特的书画风格,这也是王诜在书画、诗词、鉴赏领域都有着很深造诣的原因之一。

(5) "不今不古,自成一家":王诜承上启下的青绿山水画

王诜在画史上相比于王维、李思训、李成、郭熙等人的影响力来说,有所不如,事实上,王诜对北宋甚至于其后朝代绘画界的影响,比史料记载的要深远得多。

王诜作为驸马,不能在政坛上一展身手,那就把精力全都放在书画艺术上,幼年时期的艺术熏陶也为他书画艺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足够的金钱支撑,让他建立起自己的私人藏宝楼,能够从大量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予以继承、发展、创新;

超然的地位,让王诜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必讨好和迎合统治者的偏好,能够独立、自由、畅快地创作,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中"青绿"这一画法,为世人所称道。

王诜的艺术成就,可以从《画史》中得知:"王诜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今观音宝陀山状;作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也。"

元代的汤垕在《画鉴》中这样评价王诜的画作:"王诜字晋卿,学李成山水, 清润可爱;又作着色山水师唐李将军。不今不古,自成一家。"

"不今不古"四个字,充分说明了王诜在书画界的地位,即承上启下,他既是传统书画艺术的继承者,又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拓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王诜传世经典之作《渔村小雪图》来看,笔墨精湛,其如梦似幻、烟雾缭绕的处理方式和朦胧的意境营造之感,开辟了南宋马远、夏圭"小景山水"的先河。

《渔村小雪图卷》北宋·王诜

这充分彰显了王诜在山水画上所取得的成就,正如《画史》所言,他在继承与融合李成、王维、郭熙等人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将自己对山水景象的理解和意境追求融入到"青绿"山水画中,自成一家。由此也使得宋代北方山水画派由阳刚、坚硬的风格向着温润、朦胧转变,创作思维由描摹表象向着抒发内心情感转变。

《宣和画谱》中对王诜风格的描写极为透彻:"写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而诜落笔思致,遂将到古人超轶处。"

另外王诜作为驸马数次被贬,内心深处对于喧嚣的官场和社会已经厌倦,对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愈发的追求。这在他的不少画作中都有所表现,"不以平阳池馆为恋,而乐荒闲之野",远离尘嚣,与名仕贤人相聚,独享美好的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是多么美妙!

(6)回首人生路,唯有书画永相伴:王诜跌宕起伏的悲喜人生

元丰八年,苏东坡被召回到汴京官任起居舍人,也就是记录皇帝言行的小官。皇帝御正殿,苏东坡则俟于门庭外;皇帝出行,苏东坡则跟随;皇帝大朝会时,苏东坡站于殿下,以随时记皇帝的言行。

元祐元年,王诜被召回到汴京,官复驸马都尉。然,此时公主已薨6年,3岁的儿子早已夭折,喜爱的小妾也已经不见踪迹,可谓妻死子亡妾散。

某次朝会,苏东坡与受召回京的王诜在皇宫殿门外相遇,两兄弟彼时已经分别七年,再次相见,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回想起当年在驸马府,一干文人知己"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的情景,想必心中一定有颇多感慨。

此后王诜孑然一身,孤独度过一生。

纵观王诜的一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

先后经历了少年得志、驸马加身、妻逝子丧、贬官流放、受召回京,人生就仿佛坐了一回大大的过山车。

虽然贵为驸马,但是北宋制度对驸马的限制,新旧党争的凶残,王诜在政治上是颇为失意的。

加之父母包办的婚姻,让王诜对情感生活也没有报以太多的期望,颇有点自暴自弃的感觉。

相对于庸俗、险恶的政治生活,自然、质朴的山水对于王诜有着更多的吸引力,贬官流放时期让他能够纵情于山水之间,欣赏大好的河山,让他对绘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晚年时王诜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或许会感慨是书画让他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解脱,会说有朋友相伴,有艺术相随,真好

发布于 2025-01-27 11:07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