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高处有险,低处有道;调伏内心,遁世无闷!
中国古代将小暑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来临,雨水增多同时气温升高容易影响人们食欲和引起腹泻等消化疾病。饮食原则是养阴生津、健脾清热, 宜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七八饱为宜。
多食夏藕、绿豆芽、苦瓜、黄瓜等食物,并配以菊花茶、绿豆汤等饮品解暑。
夏季要做好“三防”,即室内忌贪凉,室外防晒、防中暑。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且把温度调到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
此时进出房间,人体很难迅速调整,常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尤其容易患感冒、胃肠炎、肩周炎、面部神经麻痹等症,更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大忌。
小暑时节之后,天气日渐炎热,容易让人们焦躁、缺乏精神。此时一定要学会稳定情绪,以静坐、冥想、补充睡眠等方式来调节心脏机能,应保持心情舒畅,和缓气血。
夏气通于心,夏日养长,养心为先,要心平气和,适当宣泄情绪,但不能大喜大悲。中医讲“心欲软,心苦缓”,做到心静自然凉。
小暑时节炎热高温,常常容易中暑。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多因在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而阴暑是由于夏月不恰当的乘凉、饮冷、寒邪侵袭人体肌表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因在暑天受寒,故名阴暑。
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老人、儿童、体弱及患有宿疾之人,常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热,易发此病,尤其需要重点防护。
阴暑的症状与寒凉外感相关,常表现为神疲倦怠、发热恶寒、无汗、身重酸痛,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关节疼痛。
此外,盛夏时人体容易出汗,稍一活动就全身湿透。中医认为,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若再行剧烈运动, 则出汗更多,气随汗泄,更加耗损身体。因此,暑热天气因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出汗过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