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十月十四是“凶日”,无论多忙,记得1不做,2不去,3不喝

导语:明天十月十四是“凶日”,无论多忙,记得1不做,2不去,3不喝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已经到了农历的十月中旬,还有两个半月我们就要迎来农历新年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2025年天干逢“乙”,地支逢“巳”,而“巳”对应的生肖是蛇,所以2025年也称乙巳蛇年,按照纳音五行,也被称“佛灯火”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命”年。

明天是11月14日,农历的十月十四,按照我国民俗,这一天是比较特殊的一日。这一天不但是我国的“寿星节”,还恰逢“凶日”,为了顺利的度过此日,就势必会有一些说法和讲究,明天十月十四是“凶日”,无论多忙,记得1不做,2不去,3不喝。

明天十月十四,有啥说法?

十月十四是“危日”

“危日”的说法来自十二建除。十二建除,又称十二建星或建除十二神,是我国古时流传下来的一种择日方法,也是我国众多择日理论中最简单、最常用的理论之一。它源于古代天文历法,与月亮的运行周期密切相关,通过观测月亮的位置和状态来推测吉凶祸福。十二建除将一年中的每一天划分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十二种状态,每种状态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宜忌事项。

在十二建除中,危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危” 有危险、危难、不安定的意思。在十二建除的体系中,危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日子。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一天可能存在潜在的危机或者不安定的因素。

十月十四是“月忌日”:

按照我国传统文化,明天十月十四还是“月忌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黄日”,即农历每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之所以被称为 “三黄日”,是因为我国古代有 “紫白九星” 之说。九星用白、黑、碧、绿、黄、赤、紫七种不同的颜色名称表示,即 “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

而每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这三天正是 “五黄廉贞星” 进入 “中宫” 之时。古人认为,“五黄星” 为不吉之星,称其为 “五黄煞”,天生带着不好的意味。同时,“五黄” 又谐音 “吾皇”,象征天子或龙入中宫,在天地间主事,常人就不宜到外走动做事。在古代,这三个日子常被用于古代皇帝登基的日子,所以民间认为可不是乱用的日子,不能惹事,否则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明天十月十四是“凶日”,无论多忙,记得1不做,2不去,3不喝。具体说的是哪三件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不出:不出门远行

明天十月十四是月忌日,我国民间有“初五十四二十三,年年月月在人间。每月莫看此三天,老君炉里不炼丹,穷嘴老鼠不出庵,外面有金不去担”的说法,意思是说这一天太上老君都不再炼丹,老鼠再饿也不会出门寻找食物,而外面即使有金子人们也不会出门去捡。因此这一日是不宜出门远行的。

再者,明天还是危日,“危” 字本身有危险、不安定的含义,古人认为这一日出门容易发生危险之事。而且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环境下,远行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变数。而在危日出行,更容易遭遇意外或困难,给旅途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2不去:不去探病

明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寿星节。寿星节作为庆祝长寿之神的节日,本身蕴含了吉祥、祈福的寓意。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进行各种祭祀和庆祝活动,以求得长寿和幸福。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下,探病这种可能带来负面情绪和气场的行为,自然与节日的喜庆氛围不相符。

从我国民间信仰和择日文化中,古人对于探病有着诸多宜忌观念。明天是“危日“以及”月忌日“,其名称本身就带有一种警示意味。古人认为,在这一天进行某些活动,尤其是与健康、疾病相关的事务,可能会遭遇不顺或带来不良后果。探病作为一种直接涉及病患健康的行为,在这样的日子进行自然被视为不宜之举。

3不喝:不喝冷水

现在处于立冬时节。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在传统文化中,每个节气都蕴含着特定的天文现象和自然规律,同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紧密相连。在立冬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体的阳气也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强。因此,在饮食上,人们需要更加注重温补,以抵御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平衡。

冷水,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属于寒性食物。在立冬时节饮用冷水,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刺激,影响阳气的收敛和身体的平衡。尤其是对于体质较弱或脾胃功能不佳的人来说,饮用冷水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引发疾病。

此外,从五行学说的角度来看,冬季属于水行,与肾脏相应。在冬季,肾脏的功能相对较弱,因此更需要注重保护和调养。饮用冷水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明天就是农历十月十四了,在这一天大家所在的地方还有其它习俗和讲究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发布于 2025-01-04 18:26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