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人越来越富有的三大定律

作者:天夏

来源:富小书(ID:fxsfrc)

时刻丰富自己的思维,人生才会越来越好。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曾说:“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到了晚年,你只会比年轻时更加幸福。”

为何有些人过得不好,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有时候,只是他们用错了生活方式。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外貌,不在于家世,而在于内在品质,品质过硬的人,即使身处糟糕的环境里,依旧会发光发热。

一个人会变得越来越富有,都懂得以下“三大定律”。


01

韦奇定律:坚持自己的主见,方向对了,折腾就有了意义

即便你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也多半会动摇。这就是“韦奇定律”。

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规则很简单,谁能跳到塔的最高层,谁就是胜利者。
许多围观的青蛙看到塔这么高,在比赛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说:“你们是不可能跳到顶层的,还是别白费力气了。”
有些青蛙听到之后就动摇了,退了出来,其他没有动摇的,开始了比赛。
过了一会儿,又有青蛙说:“你们跳了这么久了,才跳了这么高,还是算了吧。”
又有很多青蛙动摇了意志,退出了比赛。
最后,只有一只青蛙经过很长时间的坚持,最终跳到了最高处,所有青蛙都惊呆了。
作家林语堂曾写过:“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选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选定了想要的生活方式,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用别人的观念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三国时期,曹操北踞中原,试图吞并江南。
东吴朝野人心惶惶,大臣们分成两派,以张昭为首的一派认为曹操势力极盛,难以与之抗衡;

而以周瑜为首的一派则主张力抗曹贼。

建安十三年(208年)形势


在这关键时刻,孙权听从了周瑜等人的意见,坚定了与曹操战斗到底的信念,并当场拔出宝剑,砍下案头一角,斩钉截铁地说:

“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

东吴将士奋力抗战,于是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打得百万曹军“樯橹灰飞烟灭”,不可一世的曹操败走华容。

如果孙权毫无主见,又对东吴的士气、军力不了解,在内阁会议上,他一定会一头雾水。

或者盲目从众,献地求和;或者逞匹夫之勇。

如果周瑜等人也反对力战,他却一意孤行,不顾实际情况拼死对抗,那么曹操肯定就百万雄师过大江,孙权自然也就会国破家亡。

那些少数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做出的选择,能在盲目从众和刚愎自用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02
两分钟定律:凡事先做起来,就有了成功的征兆。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在两分钟之内去做,否则,你就会不停拖延,甚至放弃。这就是“两分钟定律”。

有一则《蜀鄙二僧》的寓言故事:

讲的是在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另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笑道:“你怎么去呢?”

穷和尚不慌不忙道:“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和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却说:“我这几年来想要置办船只到南海去,但是没有成功。你就凭着一个水瓶和饭碗怎么去得了。”

然而第二年,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并把到南海途中发生的各种趣事,告诉了富和尚。
此时的富和尚,面露惭愧之色。
四川到南海的距离,不知道有几千里远。但富和尚一直在置办船只,没有动身出发,是不可能到达南海的。
可穷和尚不管那些,先去做起来,最后反而做到了。
正如老子所言:“千里之行,始行足下。”
与其纠结未知的结果,不如先行动起来。
凡事先做起来,其实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不需要很厉害才开始,你需要开始才会很厉害。

有一座小山村,村民们都住在破旧低矮的小木屋里。
刮风下雨时,小木屋就可能会出现漏雨甚至倒塌的问题。
村民们看到邻村人的砖瓦房都心生羡慕,但谁也没有提出要建造一栋结实的房子。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召集大家,说要建造一栋砖瓦房。

村民们纷纷摇头,说自己没经验、也没有钱,并劝告他等别人先建了再说。

年轻人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而是立即动手准备起来。

没有砖,就用石头代替,没有建房经验,就到邻村请教经验丰富的泥瓦工。

终于,一幢结实的石头房子拔地而起。

罗振宇曾说:“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谱,你坐在家里想是没用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来大体觉得靠谱,先干起来。

所谓成功,无非就是想到再做到,然而很多人,往往止步于想到。

只有我们先做起来,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并在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才有成功的可能。


03
知止定律:错了就止损,不要心存侥幸;有钱就止欲,不要贪心不足

生活中,有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如果不知道停止,就很容易让我们走向失败。

在赢的时候,要及时收手,在顶峰的时候,要主动退场,这就是“知止定律”。

薛瑄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但他在生活上却是极其清贫简朴。

一位正三品官员,却住着两间小屋子,狭窄到只能放下一桌一椅一床。穿着粗布麻衣,吃着萝卜青菜,去上朝就靠走路。

同朝官员都笑话他,但薛瑄觉得这样挺好的。

对于薛瑄来说,白天能为国家忙于政务,晚上能在灯下读书,偶尔还有清风拂面,那便是最惬意的事。

房子大了,还要担心打扫;金钱多了,又怕贼惦记;地位高了,又怕守不住。

而两袖清风的薛瑄,从没有这些烦恼,他也因此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流芳千古。

庄子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欲望过重、贪欲无度,就会减少或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

人活一世,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和欲望,这并不是问题,可怕的是过分沉迷,一味追求,不懂节制。

萧何、张良、韩信是汉初三杰,为建立大汉江山立下了卓著功勋,但三人的命运却千差万别。

张良隐退,韩信被杀,只有萧何的官职稳稳当当有始有终,最后终老天年。

刘邦打下江山后,在论功行赏时,把萧何放在了第一位。

然而,萧何清醒地知道,自古君王可以同打天下不可同坐天下。

刘邦告诉他可以不遵循礼仪,允许他带剑穿鞋上朝,萧何还是时刻严格遵守君臣之礼,一点也没有放肆。

刘邦派了五百士兵给萧何作为私人卫队,萧何不仅坚持推辞,反而拿出全部家产充当军费,刘邦大喜过望。

然后,萧何又故意显得非常贪婪,利用职权用低价置办了许多田地庄园,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

刘邦以为萧何已胸无大志,变得贪财迂腐,就没有动杀他的念头。萧何也得以安度晚年。

老子曾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萧何之所以拥有一个尚且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的分寸把握得当,懂得克制自己,做到深谋远虑,明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

04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我们幸福与否,决不能凭借我们获得了或者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我们自身怎样。”

这个时代,每分每秒都在改变。需要不断自我投资,才能一直保持竞争力。

一个人的好运气,是他长久努力的结果;一个人的富有,是他长久拼搏的结果。

发布于 2022-06-30 08:46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