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坤卦浅说(1)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易》之坤卦浅说(1)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首先说说坤卦这个卦辞,断句有点儿小问题,“先迷后得,主利”的句读应移到“主”字之后,即正确的断句为“先迷后得主,利。”
卦辞蕴含的哲理则可以从以下诸儒的阐释中得之。
程传说:乾以刚固为贞,坤则柔顺为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其象曰牝马之贞。贞就是正,程子的意思就是说乾以刚固为正途,坤则以柔顺为正。为什么呢?因为其取象不同。乾为天,则坤为地;乾为男,则坤为女;乾为阳,则坤为阴。可见,乾处于主导位置,是一国之君,是一家之主,要想有所进取,有所成就,必须刚健且贞固。而坤处于从属位置,则以柔和顺从为正,犹如臣子,犹如妻子,不安于所处的位置,牝鸡司晨,则会造成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所为之事的结果。
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易取象的自由性。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他的“正”和“中”也不同。君王必须强势、敢定方向、敢做主才是“中”和“正”,臣子则必须柔和顺从君王,才是臣子的“中”和“正”。到了我们生活中,就要看我们在事情当中所处的位置,是决策者就应该以乾德作为,是执行者则必须服从命令坚决执行,不可以擅自作主导致混乱,循规蹈矩才是臣子的正途。
程传又说:阴,从阳者也,待唱而和。阴而先阳,则为迷错,居后乃得其常也。这说的还是上面的道理,从属地位者,必须等到决策者有了倡导,再去附和,如果抢先倡导,就是迷错。他的“常”也就是正确的位置就是要居后。
张氏浚曰:君造始,臣代终,人臣立事建业,以有为于下。“造始”就是起始,就是开端,“代终”就是说要代君王成事。这里说到了上面所讲过的“君先倡,臣后和”的道理,也说出了一层新的意思,即臣子要以成就君王的事业为自己的本职和本分。
蔡氏清曰:若牡马则全是健,若牝牛则又全是顺。牝马,顺而健者也,要非顺外有健也。其健亦是顺之健也,故安贞吉。这也是说到了上面那一层道理。“牝”之取象体现的就是“顺”的含义,而臣子只是顺,可以取象牝牛,为何要说牝马,“马”的取向就是“健”,就是说顺是一方面,要“代终”还必须有健的一方面。而健又不能只强调健而有为,那就是“僭越”了,健也必须是“顺之健”。
综而言之,盖坤者,地道、臣道;而乾,其主也。居先则无主,故迷;居后则得其所主矣。得朋丧朋正与上文得主相对。盖事主者,惟知有主而已,朋类非所私也。这里讲到了臣为君做事的原则,只知道君,而不知道去结党营私才行。
后面说:然亦有时而宜于得朋者,西南是坤代乾致役之地,非合众力不足以济,于是而得朋,正所以终主之事,是得朋即得主也。这是说与上面的“丧朋”一样,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辅助君王成就事业,那么就应该寻求众人的帮助,而聚合众人之力也是为了成就君王的事业,不是结党营私。可见,“得朋”“丧朋”均归结到了“得主”上,臣道要顺而健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