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成功来自千难万苦,每一次挫折,都能使内心更加强大!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每次挫折都能令内心更加强大
如果能够在成功和失败之间做一个选择,相信没有谁会去选择后者的。
然而失败虽人所共恶,但总是不可避免的。当遭遇失败或者挫折时,我们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给了我们答案。
阳明大师说:“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孟子的话,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当然也包括了失败。阳明大师引用孟子描写人生坎坷的话,是为了说明人生的一切坎坷都是为了致良知,也就是让自己得到完善。由此可见,王阳明对于失败的真实看法是:虽不足喜,但也不必忧,可以把失败当成是自我完善的一个机会,从失败中亦能得到一些收获。
王阳明说得不错。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个人总是无法掌控的;个人能做到的,就只有看淡成败。看淡了成败,因成败而带来的心灵纠葛也就会烟消云散了。那么如何看淡成败呢?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试着以对待四季的态度来对待成败。
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有人喜欢秋天的秋高气爽,有人讨厌冬天的数九寒天,有人喜欢春天的微风拂面,有人讨厌夏天的烈日炎炎。
然而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四季都是不停地轮转而无法割裂开来,没有让某一个人单独只过一个节气的,因而我们看到世间没有人抱怨四季,大家只是在自己喜欢的季节好好享受,而在不喜欢的季节也能泰然处之。
我们对于人生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失败时,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而且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世间正是因为有了四季的交替,才给了万物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了成败输赢,才使得我们一点点地成长起来。
春夏秋冬对于万物而言都是必须的,酸甜苦辣对于身体来说都是有营养的,而成功失败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都是能够带来收获的。有人认为失败是人生的灾难,一遇到失败就怨天尤人,恨不能赶快摆脱这个恶魔。这些人不明白,其实失败也是对于人生的历练,如果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对于人生的收获而言,往往要比成功更有价值。
曾经有这样一位年轻的美国律师,在他早年的生活中,失败就仿佛他的搭档一样,总是伴随在他的左右。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律师曾这样写下自己的心态:“我现在是世上最不幸的人。我究竟能不能突破困境,我也不敢说。我有预感,这似乎不会好转。”
这个年轻人说得一点也不夸张,和很多人比起来,他的确是非常不幸。他自幼贫穷,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23岁时,他辛苦创建的公司倒闭了;24岁的时候,他的恋人因为得了斑疹伤寒离他而去;31岁他结了婚,但结婚之后的他却总是被妻子挑剔,对于这样不幸婚姻的痛苦他有口难言,几次想要离家出走。在岳父家的资助下,他开始谋求公职,但不幸又再次降临,他鬼使神差般输掉了一次又一次的竞选,为此很多人嘲笑他是“常败将军”,甚至就连岳父家也开始对他绝望。
但在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下,这个从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的小伙子却越来越坚强,失败让他获得了比成功更多的财富——坚持。终于,在他50岁那年,他获得了成功,成为了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在历史的长河中,林肯总统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最好的例子,他的深厚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他从失败中学习到的坚强和韧性。就如同挑食不利于健康一样,良好的人生是不应该挑选境遇的。境遇好了就恣意享受,境遇不好就怨天尤人,有如此的做派,称不上是一个成熟的人。
在说了上面那段话之后,王阳明又说:“若云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者,亦是先有功利之心,计较成败利钝而爱憎取舍于其间,是以将了事自作一事,而培养又别作一事,此便有是内非外之意,便是自私用智,便是义外,便有‘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病,便不是致良知以求自慊之功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人宁可不去处理事情也不可不去培养本源,这也是因为先有一个功利心,去计较其中的利弊成败,然后再作出爱憎取舍的选择,因此,把处理事情当成一件事,又把培养本源当成一件事,这就是有了看重培养本源而蔑视处理事情的心态,这就是自私弄智,把义看成外在的,这便有了“不得于心,不求于气”的弊病,就不是致良知以求自我满足的功夫。
在成败面前,人应该破除功利的心态,以完善自我为第一要务,这样一来,成败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无论成功与失败,人都可以有所得,那成功还有什么值得恣意欢喜,失败还有什么值得痛苦悲哀的呢?王阳明的意思,不言自明了。
成功来自千难万苦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古诗经常被人们提起,其意是告诫人们:成功的人生须经历磨难,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是不可能成功的。
磨难出英雄,自古就是真理。一个人若不经历痛苦的洗礼,挫折的考验,是很难担得起大任的。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磨难实际上是在帮助人提升自己,让人更加坚强,更加完善。
王阳明也曾经说过:“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意思就是说,他之所以能成就“心学之说”,也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的。可见,王阳明认为,磨难是普通人修炼成圣人的必经之路。
在我国古代,中原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龙门在今天山陕交界处的壶口瀑布,黄河水从壶口咆哮而下,进入晋陕大峡谷,峡谷的最窄处就是龙门所在。每年龙门开启的时候,都有无数的鲤鱼逆流而上,顶着奔腾的激流,越过一片片险滩和岩石,想要跳过龙门,化身成龙。
在游向龙门这一路上,鲤鱼们要经历千难万险,稍有差池就可能被激浪卷到岸上或者被飞起来的沙石拍个粉碎,但也正是这艰险的旅程,才造就了最后成龙的可贵。只有那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鲤鱼,最后才能真正跃过龙门,变成真龙。
如果我们将“鲤鱼跃龙门”看做是一个人的人生,那么跃过龙门的鲤鱼无疑就是成功者。这些鲤鱼有大有小,有雄有雌,可谓是参差不齐。然而有一点是它们的共性,那就是经历了滔滔黄河水的洗礼而没有后退,最终战胜了这痛苦的历程。因此我们可以说,经历了痛苦的磨难,是这些鲤鱼的共同的“基因”。
我们的成功,也像鲤鱼跳龙门一样。成功道路上的失败就是那逆流而上的艰险考验,它锻炼我们的意志,考验我们的能力,让我们越来越强,从而获得成功。
作为好莱坞历史上最著名的动作明星,史泰龙的名字自然是家喻户晓。然而在他成名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漫长的痛苦经历。
在年轻时,史泰龙是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穷小子。他落魄的时候身上的现金还不到100美元,很多时候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唯一的财产就是一部又老又旧的二手汽车,为了节省房租他就睡在车里。但即使是这样他有时也要为没有付停车位的钱而发愁;因此人们经常能够看到他将车子停在24小时营业的超市门口,因为那里的车位是不用付钱的。
即使是如此潦倒的生活,史泰龙也是有着自己的理想的,他要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挨家挨户地拜访了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制片公司,寻求任何能够出镜的机会。然而,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当时的好莱坞总共大约有500家左右的电影公司云集此地,史泰龙对他们逐一进行了拜访,却遭到了500次拒绝。面对这500次拒绝,史泰龙虽然痛苦,但并没有灰心。他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地自我推荐。结果如何?又是500次被拒绝。
被拒绝了1000次,这让史泰龙痛苦不堪。他几次想要放弃,然而最终成功的信念和内心那种刚强的意志战胜了放弃的念头,他又一次敲开电影公司的大门。最终,他成功了,他的坚持让他得到了回报。而在回报到来之前,他所经历的拒绝居然有1885次之多。
磨难总是痛苦的,在痛苦面前选择退缩、避让,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一旦退缩了、避让了,那么成功也就离你远去了。
当年王阳明在被贬谪龙场之前,不是也曾经有过不去的念头吗?龙场之行之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因而放弃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但最终,王阳明还是选择了坚持,大步向前地去迎接可能到来的磨难,而结果如何呢?磨难在给王阳明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了他成功的机会,在龙场那穷山恶水之中,王阳明悟得学问的奥妙,最终完善了心学。
如果没有龙场之行,可能就不会有阳明心学。磨难和成功在很多时候,都是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的,磨难带给你痛苦的同时,成功很可能就在后面跟着到来了。
人需在磨炼中成长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相信只要是当过兵的人,对于这句口号都应该不陌生。即便没有当过兵,只要在高中或大学参加过军训,肯定也听过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士兵在平时的训练中对自己严格要求,让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锻炼,那么等到上了战场,便会受益良多。
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毋庸置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扩展一下,“流汗”可以代指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磨炼。一个人经受磨炼时,总要付出些努力与痛苦的,这就是“流汗”了,因为人流了汗,经历了磨炼,因而也使人得到了成长,进而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能够临危不惧,战胜困难。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句话其实就是要人在平时多经历磨炼的意思。“只好静”是说一个人不愿意经历磨难,一个人不愿意经历磨难会怎么样呢?那就是“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遇到事情便不知所措,这样的人生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由此可见,王阳明所说的话,其实就是明代版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凡是有志于做大事的人,就不要怕磨炼。因为没有磨炼,就没有成长;人经历的磨炼越多,成长也就越快。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不免被人误解、质疑、否定,这些其实都是人生对我们的磨炼。在这些面前,有些人选择了沉沦,有些人则选择了坚持。选择沉沦的人很可能会就此平庸下去,而选择接受磨炼、完善自我的人,则在磨炼中锻炼了意志,找寻到了真正的自我。
其实成功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因为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拥有很美好的理想。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拥有理想的人不断地掉队、迷路,这时,只有那些能重新返回原来道路上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磨炼,是人生的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因为它在让人沉沦的同时,也让那些坚强的人更加清醒。因此一个人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
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做《鹰的重生》: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时间,它在“中年”的时候必须做出一项困难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蜕变。
蜕变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以便新的羽毛可以长出来,使其再次翱翔。
读这篇文章,让我有一种深深的震撼:鹰为了能再一次的翱翔,不惜将其自己原本引以为傲的利爪一根根拔掉,哪怕鲜血一滴滴洒落,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这是一次全面的自我磨炼,是一次涅槃,是对于美好事物或者说再次重生的勇敢而无畏的追求,是将自己引入成功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的痛苦。
鹰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如果总是喜欢故步自封、自怨自艾,不敢接受人生的磨炼,那么他就只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原地踏步,丝毫不会有进步。
我们也看到,古往今来有很多平庸者,他们的智慧不可谓不高,志向不可谓不大,但最终却沦为平庸,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经历磨炼的重要性。
王阳明的弟子陈惟浚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在静坐思考时,就能感觉到此心正在收敛。但若有事情发生就会间断,马上就起个念头到所遇的事上去省察。待事情过去后回头寻找原来的功夫,依然觉得有内外之分,始终不能打成一片,这是什么原因?”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对格物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心怎会有内外?正如你现在在这里讨论,岂会还有一个心在里面照管着?一心听讲的心和说话的心就是静坐时的心。功夫是一贯的,哪里需要另起一个念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上面的一番对话,王阳明是以委婉的语气批评自己的学生,只重视思考,而忽略了历练。在今天,我们没有王阳明这样的好老师,但我们却能够自己当自己的老师;没有王阳明的督促,我们却可以督促自己在磨炼中成长自己。
激发潜能,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人最强大的力量不在坚韧的皮肤里,也不在结实的肌肉里,更不在坚硬的骨骼里,而是存在于看不见的内心之中。内心的“无形之力”,是驱动人创造“有形奇迹”的原动力。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是在狭路相逢时勇于亮剑的人,也只有内心经过修炼的人,才更容易克服困难到达成功的山顶。
王阳明也强调内心的强大。有一次,他的弟子问:“至善只求诸心,有不能尽。”他解释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原来,在弟子眼里,一个人仅仅在内心去寻找所谓的终极之善,很可能根本没有理解世界上万物万事的道理,因为他没有走出心的束缚。不过,王阳明却认为弟子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人的内心本来就代表着天理,所以怎么会有存在于内心之外的事情和道理呢?
王阳明对弟子的授业解惑,成为了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常用例子。我们先不论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孰是孰非,单就“心外无理”而言,这绝对是心学体系中最核心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天下又有心外之事”,恰好点出了一个事实:很多时候,人们认定的“不可能”、“完不成”,其实只是自己设定了一个极限,并非是真的客观存在。王阳明曾经写过一首名为《咏良知》的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强调了一个核心内容,那就是“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和象征”。从这个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心”的差别。因为所有的才干、能力、品位等个体因素,都受到心的制约。强悍的人生,必然有着强大的内心。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位运动员的握力经过测试之后是100磅,在正常的状态下即使用尽全身的力量也不能打破这个记录。后来,一个出色的催眠师对这个运动员进行催眠,使其达到了“丧失自我”的深度层次,最后告诉他:“你的握力非常强大,甚至让你自己都感到惊讶。”结果,运动员在接受这个催眠之后,经过再一次的测量握力,竟然很轻松地就达到了110磅。
在催眠师对运动员催眠的过程中,并没有给他注射任何的药剂,仅仅是将他引入到了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促使运动员心灵深处的意识接受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强大的力量的召唤,于是就将其潜藏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事实上,这种强大的力量正是藏于他的内心之中。
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一个人只要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影响,就能让内心的力量凸显出来。当一个人能够自如地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他就能发现自己最真实的能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虽然王阳明并不知道现代科学对人脑的潜在力量的研究,但是他却超越时代的限制而认识到了自我暗示给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其实,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学有着和王阳明类似的一种观点:人的潜意识中藏着巨大的潜能,但是会不同程度地被各种消极的心态、消极的信息形成自我压抑,让这些潜能得不到发挥。如果在某种特殊时刻,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中,这些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就会消散,让潜能爆发出来。
人活一世,想成就大业、追求功名利禄无可厚非。不过在投入资本、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要把内心全部投入进去,激发出潜藏的实力,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如果内心始终停留在幼年时代的懵懵懂懂而不懂得进行催化,那么外在的成长也只能同样幼稚。在处理一个问题或者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有全身心投入进去,用心力去思考和探究,才能让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勃发出来,化解现实中遇到的障碍。
心境须在事上磨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炼,怎么能成功。雏鹰不经历悬崖上的生死考验怎能展翅高飞?花蕾不经历风吹雨打,怎能竞相绽放?柳条不经历寒冬的肃杀,怎能在春风的抚摸下一夜抽出新芽?世间万事万物都会经历种种不同的磨炼,磨炼过后,它们才能变得成熟,变得完美,向往美好未来的信心也随之坚定。
然而,磨炼中能够岿然不动,渡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王阳明的徒弟陆澄曾经问他:“静坐时我能使自己的情绪稳定,可是一旦遇到具体的事情,我就会心神大乱,无法克制,这是什么原因?”王阳明回答:“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下克除私心杂念功夫的缘故。这样做的话,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须在事上去磨炼自己的心性,这样才能清静时也安定,变动时也安定。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饱经风霜的老者比乳臭未干的小子在心态上要淡定得多?那是因为老者经历了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内心早已被生活磨炼成了一块顽石,他所能承受的压力当然要比年轻人的多。
磨炼自己的心性,控制自己的脾气,这是很多人都想做的事情。然而,有些人安静的时候心静如水,他便以为能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其实这种静如水的心境是假的稳定,随便投个小石子进去就能激起阵阵涟漪。安静的时候,只有本心,没有其他的情绪,既然没有产生情绪,控制又从何说起呢?而一旦遇事,各种各样的情绪就会浮现出来,这是因为遮蔽了本心。所以,阳明大师告诫我们要省察克己,在事上磨炼心境,保守本心。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豪,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对儒、佛、道的修养也有不浅的造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竟然也不曾领悟不动心的境界。在他被贬谪到江北瓜州的时候,与住在金山寺的佛印和尚关系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参禅礼佛谈经论道,一来二去便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苏轼性意盎然地做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逛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轼觉得这首诗写得不错,认为其中包含了佛家的大智慧,于是就交给佛印和尚去看。不过,因为公务繁忙,苏轼没办法亲自送去,就交给一个小书童拿着诗稿去了金山寺。佛印和尚在看过苏轼的这首诗之后,微微一笑,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又交还给了书童。结果,当书童拿着诗稿交给苏轼看过之后,苏轼却大为愤怒,原来佛印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放屁。苏轼实在不能理解朋友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批语,于是就亲自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论。在见到佛印之后,苏轼劈头盖脸就问:“你我相交甚好,为什么要这样侮辱我呢?”
佛印笑呵呵地问:“我什么时候侮辱居士了呢?”苏轼马上把诗稿拿出来给佛印看,佛印接过来笑着问:“你在诗里不是写了‘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就把你给吹了过来呢?”
苏轼一听,立即明白了佛印的意思,羞红了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自认为自己的心境已经磨炼好了,能够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他向佛印吹嘘,却没想到被佛印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放屁”所激怒。这就像王阳明的弟子一样,安静的时候能够使自己的情绪稳定,可是一旦遇到具体的事情,就会心神大乱,无法克制。究其原因,阳明大师一语道破:没有省察克己,没有在事上磨炼。
阳明大师教导弟子要在事上磨炼心境,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从繁华的京城被贬谪到贵州的不毛之地,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领悟到了心学的真谛;从贵州被调往江西平叛,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掌握了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擒获宁王,功劳却被皇帝抢去,阳明大师没有抱怨,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么多不公平的事,放在任何一个常人的身上,心境早已乱了,从抱怨开始,到自暴自弃结束,然而阳明大师却经受住了这些事情的磨炼,内心因此而强大,真正地做到了“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思想境界,这大概就是圣贤与常人的区别吧。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没有经受过必要的磨炼和考验,那他只会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空壳子。所以,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就必须经历一次次的考验,冲破一道道难关,积累一个个体验,这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养分,这样才能让我们成长为有思想的人!
过分执著,只能事与愿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怕是最出色的运动员,在赛场也会有失败的一幕;哪怕是最厉害的股票投资专家,也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人生来不完美,自然就免不了犯错。然而,当你过于执著尽善尽美而不敢正面失败的时候,这种偏执不仅会让你意识不到错在哪里,更会丧失快乐。为一个能够实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是为专注;而为了一个根本不切实际的目标而辛苦付出,是为偏执。
关于“偏执”这一话题,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孟子所说的“执中无权犹执一”到底是什么意思。阳明大师回答说:“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一直崇尚的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天理,也可以称之为“易”,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一味地执着根本就不符合这个规律。因此,不管是什么事,很难在它发生前就完全预知,要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然而可悲的是,后世儒学家总是想把各种道理解释得完美无瑕,所以就冥思苦想出一个又一个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绝对谈不上是精华的积累,完全是一种偏执罢了。
从王阳明的话里我们能够看出,阳明大师认为追求尽善尽美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头脑发热地迷信尽善尽美那就是一种病态的偏执。简而言之,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寻求真理的公式,凡是一味执着地想要得到完美的人,只能给自己增添很多烦恼。王阳明说这番话,也是对他年轻时的一件“傻事”的感慨。
年轻时,王阳明有一次路过广信(今上饶),听说这里有一位大儒,名字叫娄谅,王阳明便去拜见他,想学习圣人之道。
娄谅说:“圣人可以学得到,也可以做得到。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格物。”
“格物”是宋代大儒朱熹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年轻的王阳明一心追求圣人之道,因此对朱熹和娄谅的言论深信不疑,他找来一位朋友跟他一起“格物”。
两人来到到院子中,对着一片竹子认真“格物”起来。从早到晚,眼睛都紧盯着竹子,一动也不动。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朋友就坚持不住了,他说:“我实在是受不了了,眼睛酸痛,却什么也没看出来,看来我离圣贤的距离还是非常远的。”王阳明听了这话,笑了笑,虽然他的眼睛也酸疼,头昏脑涨,但是他觉得自己离圣人之道不远了,于是继续盯下去。
七天七夜过去后,王阳明没有领悟到什么道理,却大病了一场。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他的弟子们讲起这件事时,他感慨地说:“朱熹是儒学大师,人们都相信他的格物致知的理论,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
但后来,我按照朱熹的理论去格竹子,却什么也没有领悟,反而自己大病了一场。那个时候,我还固执地认为是我自己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回想起来,是我太偏执地相信朱熹的理论了,没有在自己的心上下工夫。”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年轻时候的他偏执于朱熹的理论,笃信自己能够从竹子中领悟圣人之道。然而七天七夜之后的一场大病把王阳明从虚妄中拉回来,使他明白了自己的偏执之错。放下偏执,王阳明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走上心学研究的道路。
王阳明走上心学的研究道路,必然会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因为批判而批判,他没有执拗于批判这件事上,也没有给自己背上任何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陷入过分专注的状态时,会产生出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沮丧和困惑等等。一旦心中扎根了这些“常住居民”,脑子里就会整天考虑自己会不会把这件事做好,结果反倒无法专心致志地付诸行动了。更糟糕的是,一旦遇到挫折,因为偏执而建立起来的信念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整个人也就颓废了。
佛陀曾经说过:“花未开月未圆,事物一旦完美,便会转变为残缺。”
这句话正是点明了人生本是残缺的这个非常现实的道理。残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论是谁都不要太过认真太过执著地在这个短暂的生命中渴求某一样东西,因为在佛家眼中,我们吃喝拉撒睡的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简单解释就是充满了各种缺陷的世界。在缺陷的世界里执着于完美,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所以,只有在专注的同时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在获得真知的同时不至于迷失了心性。一个人想要活得快乐,就得一只脚站在童话世界里,另一只脚踏进现实社会中,这样才能既不失去乐趣又不至于活得稀里糊涂。
为人需有克制之念
当我们被某人所激怒时,当我们被某事所烦恼得无以复加时,当我们的极端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想要爆发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报复别人,冲动爆发,还是克制住自己呢?
宋朝理学大家朱熹提出“克念作圣”的观点,要求为人者需懂得克制自己。王阳明的思想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与朱熹有所不同,但在克制自己这方面,两个人却殊途同归。
王阳明讲“能克己,方能成己”,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能克制住自己,才能够有所成就。只不过朱熹要求的“克己”是从理智的角度讲,而王阳明要求的“克己”是从一个人爱自己的角度讲的,“为己之心”就是为了自己、爱护自己。
然而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克制自己总是一样的。人为什么要克制自己呢?因为克制对应的情况往往是冲动,在冲动中人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对自己造成伤害,或者对人生有不好的影响,总之都是不应该的。而此时,就需要用克制让自己冷静下来;人冷静了,决定自然也就理智多了。
然而“克制”两个字解释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古人云“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要把心头肉剜去,克制中的痛苦与挣扎就不言而喻了。但即便痛苦,我们也必须克制;因为如果不克制,那么后果则会很严重,甚至比剜去心头肉还要严重。
古印度有个故事。在毗罗城外的一个山寺中,一个婆罗门被抬进了门,他受伤了,需要找禅师来治疗。
禅师看了婆罗门的伤势,发现他是被毒蛇咬伤了脚面,此时毒液已经扩散到了他的整条腿,因此禅师提出了唯一能够解救他的办法,那就是把中毒的那条腿斩断。
一听说要斩断自己的腿,那婆罗门脸上的汗都下来了,就这么舍弃一条腿,他自然是不肯的。然而禅师知道,时间已经容不得他再等了,于是让跟随他的人摁住他,准备马上动刀。
但这人却还是舍不得自己的腿,赶忙挣脱了别人,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寺庙。当晚,他被发现死在了家中,原因自然是因为蛇毒的扩散。
一条腿重要还是性命重要,这婆罗门不是不会算,但就是舍不得自己的腿,控制不住内心保住腿的欲望。世事就是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这种是“保腿”还是“保命”的选择,此时如果被极端的情绪控制了心智,那我们就会落得和这个婆罗门一样的下场。
古往今来,我们知道的那些做大事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极强的克制能力,能忍受别人完全无法忍受的恶劣情绪。
秦末天下大乱,趁此时机,早年被秦军击溃的匈奴部落又复兴起来,并屡次侵犯中原地带。此时,刚夺取天下的汉朝的实力是不如匈奴的,因此只能对匈奴忍耐,在白登之战战败后,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十几年的和亲政策,让匈奴人的气焰变得更加嚣张。某一天匈奴使臣觐见吕后,随身还带来了匈奴王的一封信。在信中匈奴王对吕后百般侮辱。吕后一向性格刚烈,岂能忍受这样的屈辱,于是她立刻召集樊哙、季布等人,商议要杀了使者,然后发兵征讨匈奴。
然而谁都知道在那个时候汉朝元气还没有恢复,根本不是匈奴的对手。因此大臣季布对吕后说:“匈奴人就像禽兽一样,听见他们说好话也不值得高兴,听见他们说坏话也不值得动怒。”
吕后自然明白季布是在劝自己不要因一时的愤怒而做出错误的决断。
她本身也是一个深明政治的人,之所以提议要与匈奴作战,也不过是基于一时的愤怒,此时情绪已然平复,自然就打消了与匈奴作战的念头。
于是吕后给匈奴王回信一封,据说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单于不忘我们这个小地方,赐下信件,我们举国上下,莫不诚惶诚恐!单于雄伟,正在盛年,老妾本应亲身前往侍奉。可惜年逾七十,色衰神弱,发齿尽脱,行步蹒跚,见单于岂不羞惭。谨献上后宫美女三十名,锦帛十万匹,御用精米八十万斛,精酿宫酒百石,敬请大单于笑纳。”
吕后难道不爱自己吗?当然不是。那既然爱自己,为何还甘愿忍受匈奴王这番侮辱呢?原因就是吕后深知如果不接受这点侮辱,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侮辱,所以她选择了克制;因为只有克制,才是真正地保护自己。
王阳明云“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然而有一点他没有说,那就是克己实际上也是为己。在遭遇侮辱时,在坚持不住时,任谁的第一选择都是放弃克制的堤坝,让冲动的洪水得以宣泄。然而一旦让冲动的洪水冲开了堤坝,那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克制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人智慧与意志的体现,越是在经历重大磨难的时候,越是一个人表现其克制能力的时候。关键时刻,克制住了,那么他的人生也就走向成功了。
以善养身,遏制恶念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之所以会有恶人恶事出现,是因为没有遏制住心中的恶念。
对于善与恶,王阳明曾有过这样的话语:“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善恶都是人的念想,人会产生善念也会产生恶念。当善念产生时,人应该将它发扬;当恶念产生时,人则应该将其遏制。这才算是顺应了上天的智慧。
扬善抑恶,这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一心向善时,他做出来的事才能够利益众人;而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利益众人时,他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受人尊敬的人。因此可以这样说,能否抑制住内心的恶念从而发扬善念,实际上是关乎一个人人生成败的关键所在。
说到扬善抑恶,我们就不得不提一种人,那就是佛教徒。佛家是最讲究善的,为恶者是绝对不容于佛门的,因此在佛家的历史上,我们无处不能看到扬善抑恶的影子。
佛教典籍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有一王,名曰尸毗,精勤苦行,求正等正觉之法。一日有大鹰追逐一鸽,鸽飞入尸毗王腋下,举身战怖。
大鹰求王见还,说道:“国王救鸽,鹰却不免饿死。”王自念救一害一,于理不然,于是即取利刀,自割股肉与鹰。那鹰又道:“国王所割之肉,须与鸽身等重。”尸毗王命取天平,鸽与股肉各置一盘,但股肉割尽,鸽身犹低。王续割胸、背、臂、胁俱尽,仍不及鸽身之重,王举身而上天平。
于是大地震动,诸天作乐,天女散花,芳香满路。天龙、夜叉等俱在空中叹道:“善哉善哉,如此大勇,得未曾有。”
这段故事就是有名的尸毗王割肉喂鹰。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仔细思量这句话,在佛祖那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背后,该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慈悲之心啊!
中国古时有“舍生取义”一词。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个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当生与义发生冲突时,毅然决然放下自身,舍生而取义,这样的人即便不是佛祖,也必须是佛祖之心。
据佛家经典记载,最早誓愿“入地狱”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累世的修行中,曾转世为一个婆罗门女。她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前,发过大誓愿说:“愿我尽未来无量劫,要度尽那些有罪苦的众生,广设方便,使他们都能够获得解脱。”
地藏王菩萨又曾转世为光目圣女,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了同样的誓愿。地藏王菩萨过去也曾转世为一位长者的儿子,在万行如来前,发誓说:“我将在未来一切不可计算的时间中,要为那些罪苦的六道众生,广设方便,使他们都能得到解脱,而我自身要在他们成佛后方成佛道。”最后,地藏王菩萨转世成了一名国王,以国王身份发下宏大誓愿:“我若不先去救度那些罪苦众生,使他们得到安乐、证到菩提的话,终不愿先他们成佛。”
用累世来行慈悲之心,地藏王菩萨发下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如此这般的慈悲,怎么能够不让人动容?
在一般人看来,地狱是阴深、冷酷、黑暗和充满恐怖的地方,地狱里的犯人饱受刑烙、鞭笞、饥饿、寒冷、酷热,说不尽的惶恐战栗,讲不完的哀愁痛苦,得不到外界的关心,受不到他人的同情,度日如年,更何况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无有穷尽。
面对这样的境况,试问世上之人还谁愿意进入无比恐怖、无比痛苦的地狱中去?尤其是要舍身救众,做一名最大的牺牲者?然而,地藏王菩萨却以宽博的慈悲心,毅然地舍身为众,历经地狱之劫难,救度那些哀苦无告的受难众生。他为我们展示了无穷无际的善心,也展示善心对世人心灵的触动。
再说王阳明,他的一生之所以光辉无比,不也是因为一个“善”字吗?他出身官宦之家,壮年时贵为工部主事,完全可以一步步地熬资历,谋得加官晋爵,但他却为了天下苍生毅然决然地参劾权奸刘瑾,最后落得发配龙场的下场,这难道不是善吗?
在龙场,他教当地苗民开化;在赣南,他为当地百姓剿灭悍匪;以至于后来的宸濠之乱,他凭借一己之力救大明半壁江山于水火。这不都是因为“善”吗?可以说“善”是王阳明这一生的注脚,而“善”也成就了他一步步光辉的足迹。
在内心“善”与“恶”的争斗中,“善”总是脆弱的一方。因为“恶”
能够满足人的欲望,而“善”多半不能。人一旦被欲望控制了,此生也就步步迈向深渊了。因此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时时牢记王阳明的教诲,做到“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突破心中的障碍,提升自己的胆识
古人云:“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在峡谷相遇,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哪支军队更有气魄、胆识,更容易获得胜利。可见,胆识对于一支军队、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斗志,让人有勇气去争取平时不敢争取的胜利。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胆识呢?对此,阳明大师有一番见解。他说:“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只是遵循着他的良知去为人处世,天地万物也都是在良知的范围内运动,又何尝有一物能发生在良知之外,而成为致良知的障碍呢?
在王阳明看来,天下万事万物都在良知的范围内,只要用心,没有什么事物能够成为我们致良知的障碍。也就是说,障碍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只有突破心中的障碍,才能真正地增加自己的胆识。举个例子来说,一块木板扔在地上,任何人都敢从它上面走过去,可是,如果把这块木板架到空中,还有几个人敢从上面走过去?木板还是原来的木板,可是心情已经不是原来的心情了。因为我们恐惧,所以我们内心生出障碍,也就失去了胆识与勇气。
从前,有一个叫列御寇的人,箭术高超,百发百中。有一次,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术,他心里很骄傲,因此故意卖弄。只见,列御寇在胳膊上放一杯水,然后拉弓射箭,一箭接一箭,全部命中靶心,而杯子里的水没有洒出一滴。
列御寇稳健的姿势赢得了周围人的喝彩,他得意地朝伯昏无人笑了笑,期待着他的赞赏。可是,伯昏无人却说:“这只是为射而射,还不是忘我之射。如果你登上高山,脚踩险石,前面就是百丈深渊,你还能射吗?”说完,伯昏无人拉着列御寇登上了高山,踩着石头,走到悬崖边,伯昏无人倒转回身,退了几步,脚掌有三分之二悬在悬崖外,他做了一个长揖,在这儿请列御寇再来射箭。
这时候,列御寇却吓得冷汗直冒,浑身虚脱,连弓也拉不开了。伯昏无人见他这样,便说道:“射术精深的人,能够上观青天,下测黄泉,纵横八极,神态自若。而你瞻前顾后,胆战心惊,自然很难射中目标了。”
列御寇在平地上能够百发百中,到了悬崖边上却吓得连弓也拉不开了,说到底,这是一个胆识的问题。列御寇在悬崖边上心生恐惧,他突破不了这种内心的障碍,也就是没有胆识,因此他平时的箭术无法发挥出来。可见,想要增加自己的胆识,就必须突破内心的障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突破内心的障碍,增加自己的胆识呢?这一点,我们从“胆识”二字中就能略窥一二。“胆识”,拆开来看,就是胆量与见识。联想到生活经验,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够,他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主心骨”。而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遇事就会慌,失去了自我,自然谈不上什么胆量了。因此,年轻人要多到社会上闯一闯,增加自己的见识,见多识广后,恐惧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勇气离你越来越近。
要想增加自己的胆识,除了增加自己的阅历之外,还需要“养气存神”的功夫。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但凡精气神旺盛的人,对别人自然就会产生一种震撼的效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专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心无杂物,内心进入一种空明的状态。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自己与整个世界融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所有的障碍不复存在,胆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起来。
通览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莫不是气冲云霄、胆识过人之辈。胆识,是一种境界,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大将风范。要想成就大事业,就必须突破心中的障碍,培养过人的胆识。
忍的功夫有多深,成就就有多大
忍得一时的屈辱和困境,才能成就伟业。刘邦攻下秦都咸阳以后,把功劳让给西楚霸王项羽,用忍耐换来了一代帝业;韩信甘愿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为名震八方的“汉初三杰”之一;司马迁忍受宫刑的羞辱,才能完成《史记》的千秋名著。忍耐,常常是有志者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受之苦,能忍多少,以后的成就往往能高多少,二者是正比例关系。
关于忍耐这个话题,王阳明曾经说过
发布于 2024-11-24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