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个人可以过贫困、孤独的生活,但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

文/爱萍

董宇辉火了,也因此把俞敏洪又一次推到风口浪尖,很多人认为俞敏洪容不下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董宇辉。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东方甄选也受到影响。

最后双方协议,新东方将把与辉同行这家公司“出售”给董宇辉个人,而董宇辉收购与辉同行的资金来源于俞敏洪及公司的赠予。

钱也给了,公司也送了,“师徒”一场,情分还在。俞敏洪的气量由此可见。

正如他在《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中说:人的一生不能只为物质而活,要有更大的格局和心胸。一个梦想改变世界的人,一定会勇于修正自己,一定比他人更有冲破黑暗的决心和毅力。我们的存在,应该一起让这个世界更为美好。

他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总能在崩溃的边缘将自己拉回来、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的成功可谓一波三折,作对了什么才能一路向前?

01.内心的渴望

俞敏洪出生在江苏江阴农村,他不甘心一辈子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所以我不断参加高考。

第一

年没考上,英语只考了33分的成绩拖了后腿。虽然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然落榜。在质疑声中,他坚持继续复读,这一次英语考了95分,成功被北大录取。

进入北大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体育运动、文艺活动没有一样行。唯一能做的先把学习搞好。于是,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大学四年读完800本书,结果大学毕业时,看过的书光超过1000多本。

大三时又不幸患上了肺结核,在医院待了整整一年。一开始痛苦迷茫,看不到未来。

总要找点事做吧,住院期间每天就看书,所有文学、哲学、诗歌、散文、历史方面的名著,都是在医院里读完的。

为了打发时间,每天就背单词,给自己定个目标一天背50个。到年底时,他的词汇量已经从原来的8000多个上升到了20000多个。这件无意中做的事情,直接促成了后来新东方的诞生。

所以,人在迷茫的时候也不要停下进步的脚步,前行之中总会有转机,生命就是这样转动起来的。当初他创办新东方是为了多赚点钱,好去美国读书。

但攒够的那天他突然就改变了想法。因为他决定将新东方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

正是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使他一往无前。

02.寻求改变

北大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大当老师,北大有稳定收入和安逸的环境。一个星期只需要上八小时的课,剩下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得知同学们出国的出国,创业的创业他我就产生了要去国外读书的念头。结果,运气不好,高考奋斗三年成功,留学奋斗了三年多都没成,一方面手里没钱,国外又不给奖学金。

出国不成就去了校外的培训机构代课,因此被北大行政记过处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主动辞职,不干了。

虽然出国留学不成,但为出国积累了不少经验,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开个培训班养活自己应该还行,就这样一步一步把一个培训班做成了新东方培训公司,并在美国上市。

他说:当我从北大离开,经历各种挫折,有那些“苦酒”垫底,才让我面对日后的困难,更为乐观而坚毅!

这些困难和挫折,也正铸成了他未来成长的轨迹。

03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对未来、对自己多点信任,很多的难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困难未至,你已退缩。

我们有时可以想象自己在打通关游戏,每个困难都是一个“老怪”,每个打败老怪的过程,都使我们更为强大,每次过关都是人生的一场历练。战胜失败,其实也需要积累经验,越多锻炼,越多对付困难的信心与经验。

我相信,思想能创造现实,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自己的理念变得先进。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未来是自己追求出来的,和别人没有太多的关系,和环境本身也没有关系。

一个人可以过贫困、孤独的生活,但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

写在最后:

俞敏洪的家就在长江边上,他从小坐在长江边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看着船来船往,那个时候他就开始有了一种渴望。

正是有了穿越地平线走向未来的渴望,抵御一路走来的风霜雨雪,才可走向远方。

追求未知的世界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勇敢向前一步走,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人生。

我最欣赏他说的:成功带来的只是一种被包裹的虚幻。一件事做得很顺利并不能叫作成功;如果面对一大堆失败的尸骨,你还敢挺胸昂头向前走,这才叫成功。

正是这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服输的劲,才使得他一次次逆风翻盘,最终成就了他。

网图侵删

发布于 2024-10-03 18:39
分享
目录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