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黄历,大师解析:创业者必懂的吉神方位招财之道!

“黄历”,古老的时间指南,它融合天文历法、宜忌事项,是专属我们中国人的命运密码本,堪称中国第一奇书。我将用这本千古奇书,解锁你每天的运势和宜忌事项,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 “黄道吉日”,进行个人运势规划,趋吉避凶的过好每一天。

一、当日黄历概况

2024 年 9 月 15 日为甲辰龙年癸酉月壬午日,星期日,星座为处女座。黑道日,日值金匮,建除十二神为收日。这一天冲鼠煞北,胎神为仓库碓外西北,彭祖百忌为壬不决水更难提防,午不苫盖屋主更张。五行是杨柳木。

解释:黑道日在传统说法中并非特别吉利的日子。日值金匮表示金匮星当值,金匮为财星之一。建除十二神中的收日有收敛、收获之意。冲鼠煞北意味着属鼠的人在这一天可能运势受影响,且北方为不利方位。胎神所在位置需注意不要轻易触动。彭祖百忌提醒人们在这一天壬日不要轻易决断与水有关的事,午日不要苫盖屋顶等,否则可能带来不利。五行杨柳木代表这一天的五行属性,对不同属相和事物有不同影响。

二、生肖冲合解析

冲煞生肖:冲鼠。解释:壬午日,午与子相冲,所以冲鼠。属鼠的人在这一天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和挑战,做事需谨慎。相刑生肖:无。相害生肖:无。相破生肖:无。相合生肖:羊。解释:午未相合,所以属羊的人与当日相合,运势相对较好,可能会有贵人相助或顺利的事情发生。三合生肖:虎、狗。解释:寅午戌三合,属虎和属狗的人在这一天也有较好的运势,做事较为顺利。六合生肖:马与羊六合。解释:属马和属羊的人在这一天关系和谐,相互助力,容易取得成功。

三、当日穿戴吉色

今日五行杨柳木。解释:木代表生长、活力。在五行中,木具有向上、向外伸展的特性。

各生肖穿衣颜色推荐:属鼠人五行属水。水生木,可选择黑色、蓝色等属水的颜色,有助于平衡五行,带来好运。次吉色可以选择白色、金色等属金的颜色,金生水也较为有利。

属牛人五行属土。木克土,可选择红色、粉色、紫色等属火的颜色,火生土能增强自身运势。次吉色为黄色、棕色等土系颜色。

属虎人五行属木。与今日五行比和,可选择绿色、青色等属木的颜色,增强自身气场。次吉色为黑色、蓝色等属水的颜色,水生木。

属兔人五行属木。同属虎人。

属龙人五行属土。同属牛人。

属蛇人五行属火。木生火,可选择绿色、青色等属木的颜色,旺自身运势。次吉色为红色、粉色、紫色等属火的颜色。

属马人五行属火。同属蛇人。

属羊人五行属土。同属牛人。

属猴人五行属金。金克木,可选择白色、金色等属金的颜色,增强自身力量。次吉色为黄色、棕色等土系颜色,土生金。

属鸡人五行属金。同属猴人。

属狗人五行属土。同属牛人。

属猪人五行属水。同属鼠人。

四、宜事和忌事

宜事:

祭祀: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祈求庇佑。

理发:剪去烦恼,迎接新的开始。

会亲友:增进感情,交流信息。

进人口:家庭添丁进口,寓意繁荣。

嫁娶:喜结良缘,婚姻美满。

针灸:在适当情况下,进行保健治疗。

打扫房屋:清理环境,带来清新气场。

忌事:

探病:避免沾染病气,影响自身运势。

开渠:可能破坏气场,带来不利影响。

安葬:不适合进行丧葬事宜。

伐木:破坏自然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作灶:可能影响家庭财运和健康。

入宅:新宅入住需择吉日。

五、吉神方位

财神方位:正南。解释:在这一天,正南方位被认为是财神所在的位置。可以在这个方位摆放一些招财的物品,如财神像、招财猫等,以增加财运。同时,在进行商业活动或投资决策时,可以多关注正南方位的机会。喜神方位:正南。解释:喜神代表喜悦和幸福。正南方位为喜神所在,可能会带来好运和喜事。可以在这个方位进行一些积极的活动,如举办聚会、庆祝活动等。福神方位:西北。解释:福神象征着福气和好运。西北方位为福神所在,可能会带来福气和庇佑。可以在这个方位摆放一些象征福气的物品,如福字、如意等。

六、宜出行时间

根据当日黄历和五行推算,宜出行时辰为卯时(5:00 - 7:00)和申时(15:00 - 17:00)。

解释:卯时为木旺之时,与当日五行相生,出行较为顺利。申时为金旺之时,金生水,对属水的人有利,也适合出行。

七、宜办事吉时

宜办事吉时为巳时(9:00 - 11:00)和未时(13:00 - 15:00)。

解释:巳时火旺,对于需要活力和行动力的事情较为有利。未时土旺,与部分属相相合,做事容易成功。

不喜勿喷,个人浅见,贻笑大方。然吾之初心,乃欲与诸君共探真理之径,虽言辞或有不周之处,却愿以赤诚之心,求同存异,相互启迪。

黄历风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心理寄托。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但在做重大决策时,还是要依靠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发布于 2024-09-30 14:03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