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问问自己,是不是心怀众生慈悲?


1

道人们互相见面时,往往会彼此打一躬,口中念着“您老慈悲”。有很多人不解,认为“慈悲”难道不是释教的称呼吗,怎么道人也要念慈悲呢?

其实,慈悲并不具有某种宗教特有的属性,它的基本含义不外乎慈心于物和悲悯众生,这两点代表的是中华文化滋养下的所有宗教修持者特有的普度人天的情怀。


相比起其他宗教,道家在这一点上更具有先天的优势,道人口口念着的“慈悲”,体现的正是道家自古以来便具有的济世利人的修行特征。

道家历史久远,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诸多不同法门,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志》中称道家之术乃“杂而多端”,这其中还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修身、修命的方术。但不管用那一种术法去修行,均离不开心中的慈悲之念,一种道法是否灵验,除了和修炼人下的功夫多寡有关,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是否秉持着利济众生的心去修行。

若是心中装满了天下苍生,再小的法门也能具备服务大众的功效。只有使他人得益,拯救百姓于身心苦海,才能为道人增加在世的修行功德。道家中常说,历代祖师之所以可以得道成仙,是因为他们都具备了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大功德。以功行而成仙,方可以受到历世百姓的敬仰,心中存有的慈悲之念,正是所有修道功行的初心,若是失去了慈爱与悲悯,再大的法门也将会走入邪道。

2

也有人追问,这样的大慈悲是属于得道祖师的修为,我等初学道的人们既不可能有那样的大功行、大果报,又如何能够发这样的大慈悲心呢?


此言,则是把修行的因与果倒置来看待了。人们修道,虽然是有成圣成仙的追求,但修行却是应该去除一切欲求的——即是说求证神仙也属于欲求的一种真正的修持,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归于当下。以平静的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仅仅度化身边一个普通人,这也属于功德。

生了慈悲心,就要求人们用更加悲悯的心态去看待身边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因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而起,当心中充满了慈悲,则会不去怪罪于事情的起因如何,而是要去思考究竟如何做才能改变当下,进而去改变下一步的未来。慈悲心最终生成的果,体现于你终将以关爱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当心中少了些微的恨意,人人才能成为拯救彼此处境的神仙。

另一方面,慈悲不仅仅是对他人的爱和关怀,更是对自身修行的珍爱。

任何一种看待事物的心态,都是人们内心生发出来的感情。此感情在影响到外界的人和事之前,最先受到影响的必定是你自己。


当生起一颗慈悲心时,你对他人施予的帮助是可以计量的,但自身由此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富足则是无法考究的。


人们常说,修道是要修出一颗能够坦然应对万物的心。所以对自己的慈悲,即是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我真元的寂然不动,不随着外事外缘而侵扰清静的心性。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到“常应常静”,告知修行人要随缘应物,即是指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际遇,心中的慈悲不变,心中的清静不扰。这才是一位修道人对自身最大的慈悲。

因此而言,道人家口中常打的“慈悲”宝号,它不仅是表示出家人对对方的尊敬,实则更是在言明修道者于人生的这一场大修行中所保持的基本态度。既然曰慈心于万物,便不会在心中生出爱憎。


道家讲求万物平等,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秉持道性的。大道虽然无形、无名且无情,但她却始终保持着生化万物的慈念,行道之人,秉奉无上大道,必然也遵行着道生万物的慈悲。


3


与此同时,道人又是大道在人世间的行化者。出家人纵然不染尘俗桃李,却也始终对世间众生怀有一份悲悯。正如吕祖当初之言,世人皆是要得度的,若是心中有了对苍生的悲悯,才可使修道具备了无上的责任担当,道人所追求的逍遥,不仅是对自身的超越,更是人世间最终的“安平泰”。


正如道祖于《道德经》中所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道家既讲求出世也讲求入世。出世,是为了修身炼性;入世,是要为心中的慈爱和悲悯寻求普世的意义,使众生都能从红尘中超脱,正是道家入世思想所具有的广义慈悲。

“慈悲”二字对道人来讲,是信仰的具体化和具象化。能把这两个字真真切切地赋予到行道的言与行中,自然可以在功行上见得修证的真功夫。且莫觉得神仙的普爱世人是遥远的痴想,真正的慈悲其实就在日常普通生活中。


孔夫子说,一日要三省自身。时常问问自己,因何对他人有了喜恶,因何对过往有了悔恨,因何对社会有了偏执……当追问到究竟根底时,才会发现一切皆是起于内心。

只因心中少了阳光,才会让眼中的世界被阴霾覆盖;只因忘却了慈悲生智慧,才使修行生出了愚痴的果。因此,更要问问自己,在这一场修行中,你是否还记得心怀众生的念念慈悲?

发布于 2023-09-04 20:16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