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真人给后世的忠告,长生术切莫向外求,健康人仰赖皆一字!

药王孙思邈真人对心理与生理、病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关系,有颇为深切的了解,所以主张什么事都不能太过,过则必有所伤,“凡言伤者,亦不即觉也,谓久则损寿耳”。

孙氏养生的另一要旨,就是特别重视一个“啬”字。他以“焚膏用小炷与大炷”作为比喻,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是有限的,必须处处注意摄养爱护,要尽量减少它的消耗。——裘沛然摘自《壶天散墨:裘沛然医论集》

在众多的先贤之中,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最推崇的人莫过于药王孙思邈,他觉得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孙氏能年逾百岁而不夭,简单是一个奇迹。经过多年的研究,裘老将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大体总结为两点:一为“不肯低头拾卿相”,二为“坚持一个‘啬’字”。

前者主要是从养心的角度来说的,其核心理念是:“养生首重在养生,而养心莫善于寡欲”,认为养生要摒弃私心杂念,不要慕求浮荣,不要患得患失,要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的精神。后者主要是从日常修养的角度来说的,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孙思邈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有限,必须处处注意摄养爱护,要尽量减少对它的消耗。

他的这一思想是在《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的启示下,认识到如果对声色犬马这类嗜好不知道节制,必然会耗伤精神气血,进而“损年寿”。

裘老指出,孙思邈主“啬”的养生思想,实际上也是宗法老子“治人事天其若啬”的观点。

《韩非子·解老篇》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

孙思邈论述养生有“十个大要”

孙思邈深通其微言要旨,故重视保护精神气血,从而郑重提出“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即节约)”的告诫。

裘老告诉我们,孙思邈论述养生有“十个大要”,即“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事),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其中,除啬神、爱气、养形、禁忌等都明显寓有啬的思想外,其余言论、饮食、房事等内容也可以从《养性篇》的全面论述中归纳出其主要精神。如“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繁而我小记”,即在言论时念念不忘一个“啬”字,这正符合中医所说“言多伤气”的理论。

有关饮食、房事的问题,孙思邈也同样强调撙节,比如:“非其食不食。非其食者,所谓猪豘、鸡鱼、蒜鲙、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也。常学淡食。”他主张饮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认为饮食不宜多,最好在“不饥不饱之间”,提倡饱中饥、饥中饱的饮食法。

他还列举所见闻的事实,用以证明饮食宜从俭啬,提出菹酱可延年而珍馐能损寿之论。

如说:“关中上地,俗好俭啬,厨膳肴羞,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病而民早夭。北方士子,游宦至彼,遇其丰瞻,以为福祐所臻,是以尊卑长幼,咨口食啖,夜常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为太息者也。”

裘老指出,孙思邈所倡导的饮食主张,有不少内容是与现代营养学相抵触的,但这是他在饮食方面的长寿秘诀,又是调查观察的社会实录,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另外,孙思邈论述房事,同样突出一个“啬”字,他提倡节欲,力主秘啬精气。如他引述彭祖之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孙思邈养生方法注意事项


裘老还指出,孙思邈养生方法中有许多注意事项:

如防止六个“久”(久立、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提出十个“莫”(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其大笑);

倡导十二个“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反对十二个“多”(即与十二少相反的事)等。

所有这些,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将精气神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就是把“啬”字全面贯彻和具体实施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裘老指出,忧愁易伤生而娱乐可健身,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孙氏却认为不管喜怒哀乐,一概以少为佳,“多笑则伤脏,多乐则意溢”,“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他对心理与生理、病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关系,有颇为深切的了解,所以主张什么事都不能太过,过则必有所伤,“凡言伤者,亦不即觉也,谓久则损寿耳”。孙氏对于养生之道,可谓探究入微,而其关键仍在“啬”字上下工夫。

发布于 2023-01-27 22:45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