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下半场,牢记这四句话

作者:许清欢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变好的可能。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关于曾国藩,知乎上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普通人的楷模,中年人的抚慰”。

他家境一般、资质一般,年轻时一身的毛病,创业时处处碰壁,受挫时也寻死觅活。

但正如《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作者张宏杰那一段精辟的总结:

曾国藩之于后人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也能成为“超人”。

浮躁之人,也能从容澄净;

偏执之人,也能心胸开阔;

愚钝之人,也能看得透、立得定。

中年再读曾国藩,才明白,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变好的可能。


01

谁不是一面犯错,一面精进。
年轻时的曾国藩,经常在日记里吐槽自己 “好色”、“无恒”、“欠修养”。

走东家串西家,听戏下棋,高谈阔论,见到漂亮少妇眼发直;一言不合就跟人吵架,骂起人来还特难听。

治学修身的“falg”,常立常倒;那些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如果清朝有“知乎”,此时的曾国藩也很想带个话题,#人到中年,还有机会变好吗# 

答案是能。

进京之后,他在翰林院结识了一帮真正的学者,其修身之严、内心之坚定,犹如在他周围建成了一座“能量场”。

 在这种能量的裹挟下,31岁的曾国藩,决定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改造。

自律的背后,往往是“他律”在推动。
针对自己爱玩、易怒的缺点,他给自己定下了学习的下限,每日必须读史10页,用工楷写日记一篇;

与人争执要登门道歉,行动要勇、要速;晚上还要将一天的言行,在日记中做出分析检讨。

正如张宏杰老师所说,看曾国藩的日记,深觉他活得太板、太累,但除掉那些过犹不及的部分,他的修身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从最大的缺点入手,先用猛力攻,再用绵力固;

二是身边要有“师友夹持”,充分利用他律的力量;

三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因为一时的反复而泄气;

四是定时复盘、及时修正。

前段时间,我加入了一个自律群。 加入的第一个月,复盘、打卡、用番茄闹钟记录每天的专注时刻,收获很大。

第二个月,复盘、打卡逐渐不积极、番茄闹钟没有再打开、手机一刷就停不下来。

第三个月,决定如曾国藩一般先下猛力,完不成就要给老公汇一笔“巨款”。

为了这笔收入,老公监督我甚严,复盘的小日记写满了一本,一番操作猛如虎,新的习惯逐渐形成。 

没有天生的自律,也没有天生的优秀。
     
我们允许自己有个糟糕的开始,然后带着缺陷勇猛精进。

持续的自律,终将带来“心想事成”。

02

谁不是一面妥协,一面坚持。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头铁”得很,不断上书针砭时弊、呼吁改革,把皇帝烦的,差点砍了他的脑袋。

去地方办团练后,他又经常行使“专折奏事”之权,让皇帝把那些不配合工作的同僚革职查办。

这可把同僚们惹急了,就你清廉、就你崇高,那你一个人干去吧!

不被皇帝喜欢,不被同僚认可,太平天国稍一消停,他就被撵回了家。

饱受打击的曾国藩,重新拿起老庄,细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调整自己的待人处世之道。

再出山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总把“惠乞指针”挂在嘴边,意思是,“欢迎你们指导我工作。”

这是曾国藩开始和稀泥了吗?不是,他只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发布于 2022-12-15 05:52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