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武则天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位大家“既了解又不了解”的历史人物——武则天。说“了解”,是因为关于她的电影电视剧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看到过的有刘晓庆、归亚蕾、贾静雯、刘嘉玲等等,好多个版本的武则天。所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位女皇帝。
说“不了解”,是因为大多数影视剧里,对武则天的塑造,基本着重在爱情这块儿,因为大家都爱看感情戏嘛。但是呢,武则天人生中的重要部分,并不在于爱情。
历史上的武则天远比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武则天,更为传奇,更为复杂。
我家里有三本关于武则天的书,林语堂、蒙曼和易中天三位老师的。今天,我们就结合易中天老师写的《女皇武则天》,来为你解读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一 关于《女皇武则天》 : 我们今天解读的这本《女皇武则天》,是“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丛书当中的一本。这个系列总共有三十六本,从先秦时期,一直讲到了近现代史。这本《女皇武则天》,总共五章,并不厚,很好读。易老师写了武则天人生中的几次重要转变,还有那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武则天身边比较重要的一些人。整本书看完,最吸引我的是书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致到位地还原了武则天在当时那个复杂的环境下,心理是怎么转变的。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武则天和她的时代?一个女人的能量在历史中究竟能有多强?女皇武则天也有她的弱点和不安吗?
 1:关于家庭情况: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广元市。(关于出生地说法不一)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彟(音同约),年轻的时候是木材商人,挣了一些钱,吃喝不愁之后,就寻思着,“怎么才能提高点社会地位呢?”古代所谓四民,就是“士农工商”,指的就是做官的、从农的、百工和经商的,这个排名中,商人是靠后的,商人再有钱,社会地位也是垫底。于是武士彟就去当兵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唐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李世民的爸爸李渊,后来李渊推翻隋炀帝,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武士彟也就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彟的第二任妻子,而且还是在武士彟的第一任妻子去世之后,唐高祖给他赐的婚。这位杨氏,也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啊!有人说杨氏出身名门望族,也有人说她只是个婢女,这些我们就不深究了。
关键是,杨氏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已经四十四岁了,而且是第一次结婚。
古时候十五六岁结婚是比较正常的。早婚早育的古代人,到四十四岁差不多都能抱孙子了。
而且,结婚之后,杨氏连生了三个女儿。四十四岁放在今天都算得上是高龄产妇,竟然连生三个孩子,太厉害了。排行老二的,就是武则天了。
2:关于两次进宫
武则天十四岁那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态外表都特别美,就召她入宫。
第一次进宫,老母亲哭哭啼啼,毕竟是舍不得。
武则天倒是很从容淡定,她劝母亲,“我这是去侍奉皇上,并不是坏事啊!母亲不必难过。”
十四岁的武则天就已经有了超出一般少女的胆量和果断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唐太宗封她为五品才人,赐名“武媚”,人称武媚娘。这不是什么很高的品级。
唐朝后宫里的等级大约是:一个皇后,四个妃子,下面还有九个嫔,然后是婕妤啊、美人啊,后面才排到才人。武则天的排位大概在三十多名。
而且,唐太宗喜欢的不是武媚娘这个类型,他当时最宠爱的女人,是长孙皇后那种贤内助型的。
武则天即使空怀一身绝技,也无处施展啊。她顶着才人的封号生活了十一年。直到唐太宗驾崩,按照宫里的惯例,没有子嗣的妃嫔们都要去感业寺,削发为尼,武则天也在内。
这一年,武则天二十五岁。以她的性格,当然不会满足于在寺庙里当个佛系女性。
实际上,在唐太宗病重期间,她就已经找到了下一个目标,也就是太宗的继承人——唐高宗李治。
当时,李治负责给老父亲端汤喂药,武则天呢作为才人,要负责唐太宗的饮食起居。两人频繁相遇,一来二去的,感情就发生了变化。
后来,武则天在感业寺待了三年。这三年里,李治也经常出宫去看她。
但是,李治毕竟继承了皇位,当了皇帝。武则天是先帝的才人,又是出家人。就算俩人有感情,想要重回皇宫,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这时候,一个笨女人帮了他们的忙。这个女人,就是王皇后。
李治本来就对王皇后感情淡薄,再加上后宫还有一位宠妃——萧淑妃,王皇后整天活得那叫一个郁闷啊。
于是,她自作聪明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来,用来制约萧淑妃。有了皇后的支持,武则天名正言顺地再度进宫。这时的武才人,二十七岁了,早已不是过去的武则天了。她的目标是当皇后。
当时李治已经有一个王皇后了,武则天就开始谋划着让李治把王皇后给废了,立她当皇后。虽说李治是不喜欢这位王皇后,但也不能说废就废啊,总得有个正当理由吧。于是武则天就开始搜集证据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武则天捂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然后栽赃陷害王皇后——影视剧里是这么演的,但是,这件事情太过于戏剧性,经不起推敲。
所以,易中天老师在书里把这件事定性为“一起意外事故”,并非是谁捂死了小公主。
这件事情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真正对王皇后造成影响的,是扎小人事件。扎小人是一种巫术,巫术在宫廷里是被禁止的。但是在王皇后的寝宫里,却搜出了小人。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武则天的设计陷害。
因为,当时武则天在宫里发展了大量的眼线,主要是一些宫女太监,专门给她通风报信,制造舆论。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设计好的。但不管怎么样,王皇后都有理说不清了。
到这里,废皇后这件事情,只算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在于要去搞定朝廷中的大臣们。
这些大臣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大臣。他们俩当初之所以拥立李治为皇帝,就是看中了他听话、好管教。现在居然要废皇后?这还了得?于是他们整天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这件事。褚遂良甚至还威胁李治:“如果立武则天为皇后,那老夫就要告老还乡了!”
这显然是在倚老卖老嘛。
李治虽然性格比较柔顺、懦弱,但不等于他没脾气啊。既然你威胁朕,朕就给你点颜色看看,于是李治就把褚遂良贬到了偏远地区。
但立皇后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这时候,武则天发现在所有反对的大臣里,有一个人始终没发表任何意见,这个人叫做李绩。
李绩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他原本不姓李,是唐高祖赐给他姓李的,还给他封为“国公”,地位非常高。
李治就跑去见了李绩,跟他大倒苦水,一顿吐槽,李绩听完之后,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是陛下家事,何必再问外人?”
这句话一下就点醒了李治,他想,“对呀,我一个堂堂的皇帝,立个皇后,还要让大臣们投票决定吗?”于是说立就立!李治马上就下诏书,废掉了王皇后。

武则天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新一任国母。这一年,武则天三十一岁。
如果武则天只是一般的女人,皇后这个位置足以让她经营一辈子了。但问题是,武则天不是一般女人啊。
正如易中天老师在书里写的:“作为女人,武则天已经到了顶峰。精力旺盛、才智过人、又不甘寂寞的她,便只好去做男人的事情。”
 三:皇后时期武则天三十一岁当上皇后,当了二十八年。
易中天先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二十八年,武皇后可没有闲着,也没有虚度,一直活跃在大唐政治舞台,而且一直在洗牌,洗一次,赢一次。”
所以,武则天不是凭借一两次偶然事件,突然篡权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坐上了皇位。
一开始的十年,武则天还是老老实实地辅佐老公,大事还是李治说了算。
在这一时期,夫妻俩联手打击关陇贵族,比如长孙无忌等等。这帮大臣手握兵权,在朝廷上也有非常重要的话语权。在打天下的时候啊,这帮人是有用的;但是在守天下的时候,这帮人的存在就不利于皇帝的管理了。
于是,武则天和李治这对夫妻,把这帮人该免职的免职,该贬官的贬官,最后实现了权力的统一。
武则天当皇后当到第五年,出现了一次危机。
有人跟李治打小报告,说武则天在后宫里偷偷扎小人,进行一些巫术。这话很显然就是栽赃嘛。以当时武则天的地位,还用得着扎小人吗?
但是,当时李治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整天头昏脑涨的,居然也就信了,而且真的准备废掉武则天。
武则天在宫里有很多眼线,都是些宫女太监什么的。这些人一听到风吹草动,立马就跑去跟武则天汇报了。李治的诏书刚写完,武则天就已经站到了李治的面前。
之前还威风十足的李治,立马就没了脾气,不打自招,甚至还把大臣给出卖了,他说:“我没这意思啊,都是上官仪那个老狐狸挑拨离间啊!”上官仪就是武则天后来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的爷爷。武则天微微一笑,该处置的处置。
从这个时候起,武则天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垂帘听政,跟李治并称为“二圣”。在这一时期,大唐王朝攻陷了平壤。隋唐三代皇帝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武则天做到了。
武则天还组建了自己的顾问团队,叫做“北门学士”。
还开始搞改革,提出了“十二条施政纲领”,比如说:给广大老百姓减免赋税、给各地的官员升职加薪、让王公贵族必须去学一学《老子》等等。每一条都很实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和国家人口,都在不断增长。老百姓对武则天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在当时的传统观念里,门第和血统是第一位的。
那时候有一个小册子,叫《氏族志》,表明了每家每户是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武则天才不管这些呢,全改了,把普天下的老百姓全部用姓氏来划分。
这个做法相当于修宪啊,进一步打破了门第观念。可见武则天是非常前卫的。
以上我们说的这些,足以显示出武则天并不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是一个称职的、有主张的领导者。所以,在当皇后的最后几年里,武则天已然是大唐的核心人物和政治领袖了,基本上是皇权在手,天下我有。
“垂帘听政”的日子过了十多年,李治觉得越来越没意思,准备把皇位传给他跟武则天的大儿子——李弘。然后自己提前退休,当个太上皇,享受生活。结果,李弘突然去世了,而且死因非常可疑。
这条路走不通,李治就只好继续当他的皇帝。但是,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一天不如一天,管理国家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李治五十六岁病故,当时武则天五十九岁。李治的遗嘱总共三条:让太子继位,丧事从简,大事不决者问天后。意思就是:皇帝让太子李显来当,如果李显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就去问武则天。李显是他们俩的第三个儿子。
这个李显啊,他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刚上任,第一件事,居然是给自己的老丈人安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大臣就赶紧反对。结果李显却赌气地说,“我是皇上,我有什么不能做的,就算我把国家让给他,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话被他的母后武则天知道了,武则天心想,“正愁没机会动你呢,这下正好。”于是把李显赶出京城,软禁了起来。
这下,就只剩小儿子李旦了。
武则天有一次跟李旦说,要把皇权交给他。李旦吓得赶紧跪下磕头,死都不肯答应。李旦也不傻啊,他看自己三个哥哥下场那么惨,哪还敢有非分之想,保命要紧啊!
武则天就顺水推舟,又执政了几年。
在这几年里,她派人修建了“明堂”和“天堂”两座超高层建筑。徐克导演拍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面那座巨型佛像,大家都还有印象吧?原型就是这两座建筑,明堂和天堂。
3女皇帝诞生
终于,在武则天六十六岁那年,发生了一次六万人的集体游行活动。当然,游行不是反对她的,而是支持她当皇帝的。
关于这次游行是不是提前设计好的,我们不深究了。但不管怎么样,武则天终于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虽然她登基最晚,但她是中华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了十四年四个月的皇帝。在八十一岁那年,把皇位又重新传给了三儿子李显,也就是之前当了几十天皇帝后来一直被软禁的太子。
几个月后,武则天去世,跟李治合葬在了乾陵——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武则天一生波澜壮阔,死后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碑,据说是把功过都留给后人来评说了。


小结.
武则天的一生,大致就是这样一个历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女性执政者,比如:吕后、慈禧。
用易中天先生的话来说——“她们都只是女主,而并非是女皇。中国的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个人。”
在我看完这本《女皇武则天》之后,深深地感到:武则天是一个能玩得转各种关系的人,她知道在不同的时期,借助不同人的力量,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我们接下来从“关系”的角度,重新复盘一下武则天和她身边的重要人物,看看她是怎样处理身边这些复杂的关系,从而登上皇位的。
我们先来看看,武则天和李治的夫妻之道。
欧阳修在《新唐书》里,有一大段专门骂李治全家的话,原文大家可以去看,大意就是说,李世民瞎了眼才会立李治为皇帝,这个李治偏偏又怕老婆,让老婆篡位了,简直是祸国殃民。
古人不喜欢李治,这很正常,因为古代是男权社会,李治对武则天的纵容和忍让,完全不符合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女强男弱,他俩的关系还这么坚固?李治为什么没把她废了?甚至还一起生了一堆孩子?
实际上,这对夫妻之间,有我们没看到的强连接关系。易中天老师是这样分析的:像李治这样羞怯、内向的大男孩,有点恋母情结。武则天比他大三岁,既有长孙皇后的母爱,又有太宗皇帝的威严,简直就是父皇和母后的再生。也就是说,李治在武则天身上投射的感情,既有爱情,又有对父母的依赖和崇拜。这一层心理原因,是我们不知道的。
另外,李治到底是不是很无能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李治统治下的唐朝,向西灭了突厥,向东灭了百济,攻陷了平壤,灭了高丽,完成了唐太宗都没完成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中国版图,比前朝都要大。
国力也很强盛,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人口,不足300万户。李治在位时期的人口,扩增到了380万户,被称为“永徽之治”。
而且,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国力也十分强盛,我们在之前也详细地说了。所以,让武则天参政,这个决策对于李治而言,不能完全算错吧。
李治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只是性格比较忠厚老实。唐太宗经历过玄武门事变才登上皇帝的位置,这次事变是他政治上的成功,但是却是内心情感的失败,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内心经历了巨大的创伤,政权的争夺已经让亲情荡然无存,这让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揪心,该怎样避免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他之所以要立李治,就是因为看中了李治的为人敦厚。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如果让魏王李泰当皇帝,他性格孤傲,不能容纳人,自己所有儿子可能都无法善终,而李治是一个仁爱之人,他不好武力,能够推行自己的仁政,同时保全了所有孩子。所以才把皇位传给了李治。
那么问题又来了,李治的忠厚老实,算是缺点吗?
说实话,以前我觉得在帝王之家,这种性格算是天生的缺点。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你看,论魄力,李治拼不过老爸和叔叔们;论手腕,李治拼不过朝廷的老臣和武则天。李治的处境,就像易中天老师写的一样,是一头“误入狼群的羊”。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硬拿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去跟别人比,那不是找死吗?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适当地示弱,并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所以,李治的这种性格,反而成了他的保护色。
说完武则天的夫妻之道,再来看看武则天的用人之道。
在用人方面,她非常不拘一格。既用君子,也用小人。君子可以伸张正义,树立楷模;小人可以用非常的手段完成非常的任务。二者缺一不可。比如——
武则天第二次进宫之后,她在宫女太监里,培养了很多眼线。这些眼线始终为她效力,让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当皇后时期,武则天会重用李义府、许敬宗这类小人。他们不择手段,帮助她除掉政敌。
垂帘听政期间,她会组建“北门学士”这种专业性的团队,来充当她的智囊团。
在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为了把王权彻底收回来,手腕变得非常强硬,甚至是残忍。她重用了一大批“酷吏”,这些酷吏发明了很多残酷的刑具,这一时期,出了不少冤假错案,很多无辜的官员丧失了生命。
在顺利当上皇帝之后,武则天又拿这些酷吏开刀,杀了其中一部分,给老百姓们煲了一锅心灵鸡汤,展现自己的仁慈。
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武则天依赖的是像狄仁杰这样的刚正贤良的大臣。狄仁杰我们不陌生,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过不少。
武则天六十六岁当皇帝,当了七年之后,七十三岁了,也差不多该立接班人了。狄仁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助武则天确定了王位接班人。从这之后,武则天的统治风格变得柔和了。易中天写到:“这让她越来越像政治家。其实政治家的要旨不在温柔也不在霸道,而是能够在霸道和温柔之间自由转换,该霸道时霸道,该温柔时温柔。武则天当然有这种能力。但没有狄仁杰,她开发不出来。”
由此可见,狄仁杰对晚年的武则天,影响是非常大的。
武则天尊重狄仁杰尊重到什么程度呢?她称呼狄仁杰为“国老”。上朝的时候,别人都要三叩九拜,唯独狄仁杰可以站着。武则天说,“每次见到国老下拜,我的身上就会疼。”狄仁杰去世的时候,武则天甚至是失声痛哭。
小结:1. 武则天的夫妻之道,远不是我们从表面看到的女强男弱,唐高宗李治也并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这对夫妻之间,有我们看不到的强联结。
2. 武则天的用人之道,是非常灵活多变的,我们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评价。在不同的时期,她都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远见有谋略的。
3. 武则天这样的传奇女性,似乎离我们太远了,我也从来没见过哪个女生说要拿武则天当榜样学习的。但是,我们从这位女皇帝的身上,依然能找到很多有用的启发。

第一点启发就是,权力的背后,不一定有阴谋,但是一定有能力打底。

我们今天说到武则天,无非逃不开骄奢淫逸、暴政、专断、虎毒食子……这些不好的评价。我们只看到了这些残酷的手段,却没有看到武则天本身的能力。

 作为女人,武则天十四岁当才人,三十一岁当皇后,两次进宫,一路逆袭。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和情商,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作为领导者,武则天打击的目标很明确,都是一些关陇贵族,并没有伤及平民。而且执政期间,她的业务水平相当过硬。就算把历朝历代所有皇帝的业务指标挨个儿摆出来,武则天的成就也是名列前茅的。

 所以啊,权力的背后,必须要有同等的能力打底。如果我们能看清楚这一点,就离理解武则天更进一步了。

 第二点启发是,我们不必去羡慕那些权力顶端的人,她们要承受的东西不是常人能承受的。比如后世对她的评价,那叫一个众说纷纭!

有人说,武则天是人生赢家。因为武则天和李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前两个是太子,后两个都当过皇帝。除了唐高祖之外,大唐皇帝中,两个是她老公,两个是她儿子,其余的都是她孙子。她几乎承包了整个唐朝,还不是人生赢家吗?

但也有人说,武则天是人生输家。因为作为女人,她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作为母亲,她把四个儿子害死了俩。

 我个人非常赞同易中天先生的评价。他说,武则天首先是一个政治动物,其次才是别的角色,甚至,别的角色都不重要。

所以,我们在她身上看不到爱情,也几乎看不到亲情。

 还是那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武则天的一生,却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王冠的重量,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

 易中天老师的这本《女皇武则天》,写得非常生动,同时也有深刻的见解。大家如果只看精华部分不过瘾,可以去看一看这本书。

发布于 2022-12-04 01:44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