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不是争吵,而是……

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生活就在那里,对谁都不偏不倚。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毁灭一个家庭的,不在天意,而在人为。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而是抱怨。做人父母,为人子女的都应该认真看看......


01

抱怨婚姻不幸

在佛家看来,人与人之间有四种关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夫妻间也是如此。

不论是报恩还是讨债,婚姻里都免不了恩怨情仇。

抱怨的多了,不幸就真的来了。

一对夫妇结婚后,妻子每次回娘家,都要提起邻居的别墅豪车,抱怨自己过得不如意。

母亲但笑不语,只让她从碗柜里拿几个盛饭的碗。

她看着眼前大小不一的碗,从中挑选了四个最漂亮的拿到母亲面前。

母亲指着碗说:
“孩子,那几个粗瓷碗也能盛饭啊,可你怎么瞧也不瞧一眼呢?毕竟,吃饭时最重要的是饭,而不是碗。就像你的婚姻,漂不漂亮只是形式。

爱,才是盛在碗里的饭。即便你手里的碗再精致,一旦抱怨不休,碗里就再也盛不下一点爱了,这才是你婚姻不幸的根源啊。”
多少婚姻,毁于抱怨和指责。

抱怨老公没本事,抱怨老婆太啰嗦;

抱怨老公不管家,抱怨老婆管得严;

......

当鸡毛蒜皮盖过了风花雪月,当嫌弃不满盖过了和睦温暖,当夫妻从相爱到成仇,谁都不肯服输时,这个家就已经散了。

经中讲,和谐家庭,要用善业感召。

对伴侣的埋怨,其实是一种毒药,早已在看不见的地方为自己种下恶因,恶因越积越多,恶果就来了,婚姻自然煎熬痛苦。

幸福的婚姻,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心中抱怨的少。

有道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你不可能在拥有了春花的同时还能欣赏秋月;更不可能在拥有了硕果的同时还能欣赏繁花。

你不可能只得到所有好处。

只有当你接受了对方的缺点,才能同时拥有对方的优点,享受优点带来的满足。

夫妻之间,哪有事事如意。

太过较真,就是自找痛苦;选择包容,才能幸福长久。

婚姻就是道场,包容和尊重,就是一场最好的修行。


02

抱怨子女不懂感恩

作家张爱玲的眼里,母亲总是一副愤怒哀怨的脸。

她会骂病重的自己是个害人精;还会在众宾客面前大喊自己是头猪。

这一一次的抱怨和指责,让张爱玲又恨又怕。

母亲晚年病重后,希望张爱玲来伦敦照顾自己,而她却只在回信中汇了一点钱,就不再有任何表示。

几米说:“小孩子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冷嘲热讽。”

我们可以轻松愈合身上的伤口,但我们却永远无法修复一颗受伤的内心。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场实验:

在两盆植物面前,分别对它说赞美和抱怨的话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发现,沐浴着鼓励的植物,仍然健康茁壮;而接受着打击的植物,却早已衰败枯黄。

作为父母,有话好好说,千万别把教育变成责怨,更别让沟通变成挑剔。

否则,越打击,子女越压抑,就越是想逃离。

在佛家看来,冲子女抱怨发脾气,也是在损毁子女的福报。

众生本自寂灭,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你的想法来生活,所以,别因一时的不顺心,而对孩子生出怨怼。

就像“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的那样:当你给予子女厚望时,子女才能获得一种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期待。

埋怨是一种变相的诅咒,鼓励才是护佑。

与子女相处时,用爱化解怨,将打击换为相信;将抱怨换为鼓励。

请相信,你的情绪里,藏着子女未来最好的模样。


03

抱怨父母无能

孟子有云:“一人如失去父母之心,何以为人乎”。

大意就是,一个抱怨父母,失去了孝心的人,不配做人。

《德育古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有一个人,叫陈廿三,和父亲远居于僻静山野。

年迈的父亲体弱多病,终日咳嗽不止。

可陈廿三非但没有关心侍奉,反而整日抱怨父亲咳嗽声太大,不停咒骂道:“你个老不死的,钱没给我留下多少,还整天吐痰咳嗽,烦死了!”

父亲躺在床上,泪流满面:“儿啊,我是活不长了。可我担心你啊,你如此对我,将来怕是会遭蛇伤虎咬的恶果啊!”

陈廿三不以为意,仍然整日抱怨父亲,没过多久,父亲便撒手人寰。

同年,陈廿三与同伴上山砍柴时,突然被老虎和毒蛇包围,同伴四散奔逃,只有他身受重伤,最终死在了山上。

正所谓:“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

万事万物,自有因果循环。

你种下什么样的因,最终也将得到什么样的果。

怨恨父母之人,内心也免不了阴霾和不知足。在这种负能量的包围之下,即便他能获得财富,也会迅速衰败,最终两手空空。

结果就是,家败人心散。

五德八论曾说:“无孝如树无根,水无源。”

树要寻根,水要有源,父母才是我们最大的福田。

他们曾努力打拼让你学文化,省吃俭用让你看世界。

现如今他们渐渐上了年纪,又怎敢嫌弃他们的老去?

发布于 2022-11-17 02:10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