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到底什么意思?

古人深知贪婪之遗祸,为此传下诸多古训告诫后人;有些立于书本,有些立于民间。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句俗语:“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

三更半夜不能做什么?老祖宗总结的这一句俗语,说出了古人的两个避讳。唯有明晓其中利害关系,或许才能明白这句俗语的重要性;

一、三更莫贪色

“贪色”,一旦说出口,总会让人觉得羞耻。中国文化中对“色”总是持保守态度,教导人们避而远之。《礼·坊记》记载:“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铭记”。

避而不谈、一味逃避,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科学的做法,还是要早早普及,让人们意识到何为“色”,合理、理性的对待才是上策。

“色”不是过错,问题在于“贪”。贪者,一味索取,而不知满足,最终导致“人心不足蛇吞象”、“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道家说:人生来一口先天元气,随着人体老去,元气也逐渐减少,最后彻底枯竭便是人逝去之时。生老病死,花开花落,遵循自然规律,就可平稳过渡。

倘若不遵循人体的自然规律,三更贪色,就会导致物极必反。一晌贪欢、后患无穷。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伤害身体、精神萎靡不振、肾虚,长期的兴奋状态会导致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发一系列疾病。

除了纵欲不知节制的危害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在于“三更”;三更,又称为子时。

古代,一个昼夜被分为十二时辰、一百刻,夜晚占据四十刻,四十刻分为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乐府诗集》中云:“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子夜,在现代又被称为夜半时分,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换算成北京时间为晚上11:00整到凌晨1:00之前。

此时,身体器官已经疲惫到极致,它们也需要休息,需要调整。况且,11:00之前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做任何事,没有必要一定在11:00之后,再去做劳累之事,不管是房事还是其他运动,都不适宜。

医学研究表明,人在睡前做剧烈运动,有一定几率会导致心脏的衰竭。当今时代,迫于工作的需要,很多人会选择加班。加班回来后就应该早早去睡觉,其余的等第二天再做,也为时未晚。

二、半夜不恋食

自诩“吃货”,是当代许多年轻人“自黑”的传统,人间美食太多,一张嘴如何吃得尽天下美味?

吃,是有原则的。不怕吃货吃得欢,就怕吃货敢自律,该吃的时候吃,不该吃的时候不吃,既能尝遍美味又能保护身体,那才叫“吃货”。

吃饭是身体的需要,“恋食”则是欲望在作祟。明明已经吃饱了,但一想到某种美味的食物,仍经不住垂涎欲滴,想要吃吃看。

事实上,当一个人吃饱时,身体会通过某种信号告知我们已经饱了。但若是经常性的忽略这种信号,就会从习惯到自然,最后可能连身体也懒得搭理你,随你去吧。

所以说,与其成为减肥路上大军中的芸芸众生,倒不如做一个能够合理控制饮食特立独行的自己。

老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从现代医学来说,晚上不仅要吃少,而且要吃早一点。

比如在下午五、六点钟就是非常合适的用餐时间点。过了这个时间点,非要到半夜再去吃,则会引发很多问题。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任涛说:

“半夜吃东西危害是巨大的,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肥胖、诱发脂肪肝、高血脂等众多疾病。进食后4~5小时之间为排石高峰期,假如半夜吃东西,那么高峰期到来时人正处在熟睡状态,会导致尿液无法排出,引发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疾病”

古人没有现代科学,但是有经验总结,明确的告诉后人“半夜莫恋食”,所以那些“冒牌吃货”们要注意了。

西汉文学家刘向在《战国策》中写道:“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对待自身的欲望,不管是食欲还是情欲,我们都要有明确的认知,并且要及时止欲。

明白了这些欲望的客观存在,再去理解“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自然水到渠成。老祖宗并非全是妄言,生活中应留意。你能做到“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吗?

发布于 2022-10-25 11:28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