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杀圣地——青木原树海

在日本富士山脚下,有一片名叫青木源的绿色森林地带,每年都会有成百的人光顾此地,这些人不是来欣赏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而是将这里作为自己生命的终点——自杀。一百多年来,已有上千人在这里死亡,这里成为富士山下恐怖的自杀森林。

日本是个很怪异的国家,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是被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打扰到别人,同样不想被别人打扰,就连轻生也要找到一个不会被别人发现的地点,“声名远播”的青木原树海,每一年都有许多的人来此轻生,如果深入这座原始林,无意间,你可能一抬头就会看到一生难忘的情景。

只要是了解这一藏在日本富士山脚下的轻生胜地的人,他们都会下意识地称其为“日本青木原树海”,不远的地方就是著名日本富士山,游人慕名而来观赏它开遍樱花盛开的风景,而山下的那片森林,来的人基本上全部抱着一去不回的心情,他们大多数人的目标只有一个:终结自己的人生。

通过卫星遥感地图发现,青木源位于富士山西南方向,呈半月状。地质资料显示,青木源含丰富铁矿,属富士山喷发的岩浆地带,火山熔岩磁场作用令罗盘无法正常指向。也许,这些死亡的人并不都是自杀,可能是因迷路而无法走出森林。
而在20世中叶,一位叫松本清张的作家写了一本著名小说《浪潮中的宝塔》,小说中的一位人物就是到这里寻找死亡的,在上世纪60年代,这部小说被搬上了银幕拍成电影,从此,青木源自杀胜地的“名声”不胫而走。
每年秋天,警方都会在青木原树海举行一年一度的搜索尸体大行动,此行动已经做了三十几届,刚开始的几年,每年大概会找到约二十具尸体左右。 日本一本著作“完全自杀手册”更特意提示这个地方,令青木原树海更出名。到了九四年时,收集尸体的数目突然飙升至五十七具,而九九年时更增至七十多具,情况越来越严重。
青木原因邻近富士山、富士五湖,所以也发展成为著名的观光景点,森林浴步道及露营营地等公共设施的整备颇为齐全,国道139号也从中穿过。但正因为交通便利又兼具高度隐密的特点,许多日本人选择在这里自杀,使得青木原也变成日本知名的“自杀圣地”之首,并且曾传出许多灵异传说。在世界范围,青木原自杀的人数仅次于在在美国金门大桥自杀的人数。

青木原树海曾经领略过人类的诸多自杀方式,绝大部分状况下,来这儿寻短见的人会挑选用一根绳子终结生命。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人的自杀方式逐渐增多了。

有些人带着镇定剂来,有些人选择农药,乃至也有人特地赶在数九寒冬进山,把身子埋进雪中把自己活生生冻在雪里。

树海坐落在富士山脚下,地形复杂。林中有黑色火岩小道,长期以来一直以“自杀圣地”著称。据当地人说,其名声可追溯到1960年代松本清张小说《波之塔》中女主角在最后一人面露微笑的走进树林的时候,以至于树海内集体自杀的人越来越多。每年,大批警员在森林里东翻西找,寻找迷路或自杀的人的尸体。警方甚至还在森林入口立了「珍惜你的生命」之类的牌子防止更多人在进入森林后自杀(其实没有什么用)。森林中也有到处都看得到的珍惜生命的标语,比如「生命宝贵!请三思而后行!」、「为你的家人想一想!」等等。
树海这一区生长的树种单纯,每个地方的景观都很类似,整片树林茂盛浓密,遮天蔽日,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用树影、太阳或星象来判别方位;地底下蕴藏的磁铁矿,也会使指南针等工具无法正常工作,使得进入树海的人即使装备充足也难以辨别方位。而且在海拔超过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降低,空气也逐渐稀薄,当周围望去全是树林,地貌缺乏变化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很容易失去方向感,让入林者找不到出路,迷失于森林之中。就算不想自杀的人,都会「监生」饿死。所以警察收尸时也会非常小心:每个警员都会以绳子缠腰,一个接一个,最后的一个则会将绳子绑在林外的汽车,以免有入无出。

来这自杀的人多数会选择吊颈,传闻有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半夜经常会听到绳索摩擦的声音,更有人看见长着獠牙的长舌鬼在森林外徘徊,非常恐怖。
为什么青木原树海会如此邪门?据传闻说,在战前,住在附近的居民生活困苦,饥寒交迫,往往为了生活,不得不将初生婴孩和老人家遗弃于青木原树海内。众多弃婴和老人活生生在青木原树海中饿死,怨念经年累月积聚,自然邪门至极。
据说曾经有台湾旅行团途经青木原树海时,当知道它是有名的自杀森林后,游客们便要求下车拍照,导游经过多番劝阻依然阻止不了,只好叮嘱他们千万不要走进森林。拍了十分钟照后,其中一名女游客发现男朋友失踪,导游心知不妙,于是立刻报警,警察到场后,又以上文中所提到的结绳的方法入林搜索,但寻找了好几天依然不见这位台湾男性游客的踪影,只好放弃搜查。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或许,到了哪一年的搜尸行动时,他的女朋友也许会再见到这个被好奇心害死的人的一面吧。
来到青木原树海自杀的人们所采取的方法渐渐趋向多元化,有人千山万水来到自杀森林服食安眠药和毒药,有人则选择在冬天下雪的时候躺在雪地里将自己活生生冻死。

发布于 2024-05-18 08:39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