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修道?先把心沉淀下来!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修道要把心沉淀下来!
有等色徒暗盘算,娶个美妇赛天仙。日夜追欢永不离,就得色劳死也甘。修行合他不一样,只怕色心未除完。二六时中用工夫,时时刻刻加防范。
略有一刻失觉察,色念一动精神散。神散一定落苦海,定入轮回改头面。昼夜忧愁这件事,除尽才了平生愿。
人们常说,“学道一年,道在眼前;学道两年,道在身边;学道三年,道在天边。”以前不明白这段话的意思,觉得这是因为很多学道之人生了退心,所以越修离道越远。
那时候的我刚刚入道,面对信众的疑问,也难免要板起一副我比你修行更高的嘴脸。
伸出手指头算一算,自己穿上这身道装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若论修行,我不见得比谁高,扪心自问时自己甚至都不敢称修行。
因为越是学得深,越觉得大道玄妙,恐怕穷极了一生的力量也难以摸到边际。
此时,才真正理解的“道在天边”的含义,于是便又生出一层的精进心,希望可以通过努力离道更近一点。
《除欲究本》后面会有很多这样的故事。第一卷都是这样的俚语、顺口溜。
到第二卷开始就是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夫妇两个想修道,两个都觉得子嗣已经有了,晚年没啥牵挂了,修行是好事,也都下了狠志,最后把床分开了。
可是这个不坚定,过了一阵子又合到一块,合到一块之后又后悔,又发一个狠志,要坚定道心修行,就又分开,如此反反复复。
还有的修行人上山要清修,害怕自己有了退心,所以在石头上写一个“绝”字,绝不回头。结果隔了一阵子往下走,一看自己写的这个字自己都羞愧。
无论当时的志气有多大,临到事情上了,到了具体的修行上了,还是生了悔心,不坚定。
如果说你过了这几个月之后不自在,那就继续再过,如果说过得很自在,迅速地找到了,豁然开朗了,我们再到城市中继续我们的生活,继续我们的修行。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缺少这么一个环节,就是洗心的过程,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回归生活原本状态的这么一个过程。
有了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再来谈,再来炼性,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我们更多的像一个空中楼阁一样,在细枝末节上,给你再好的粉饰,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我们的根没修好。
所以这段文字祖师爷一直在强调的就是要从那个根上去走。就是本来做的地狱事,痴心妄想天堂路,想着天堂路。
但是事做得不完整、不完满,我们做的事是有漏洞的,那倒不如往低处走,往那个最根本的地方走,往最彻底的地方走。
把我们人性,把我们的状态做到最踏实的那一步。然后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层一层地再往上改,我们再建功德,最后我们成仙了道。
而不是最开始第一层的功夫没有做,下面的土没有累积,我们就想赶快把塔尖给立起来。
还有包括日常做事也是一样的。像以前我喜欢买书,现在就聪明点了,知道务本了,只要不是当下用的,哪怕再想要也不买。
比如说我一定要学外语,好,就买了好多外语书、外语资料。但现在这个原则就是只要不是当下要用的,一律不买,以后我一定要用,那以后再说吧。
就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简单。拥有的东西越单纯越好,越踏实越好,越本分越好。
不要伸着胳膊往十年之后去伸,往两年之后去伸,往两个月之后去伸,胳膊不要伸得太远,眼睛不要看得太远,先看当下。
正所谓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连路都走不好,只能摔跟头,又如何得道飞升?
我今天要干什么事,把每一个事都做好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好了,你的人生自然是圆满的。
修道,也不见得一定要无欲无求。首先,渴求精进本身就是一种欲求。或者退一万步讲,希望能够撇开各种尘劳,单单去品位一时的清静,这也是一种欲求。
欲望这个东西说不上好坏,单单它来的时候学着去掌控它的走向,它走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可惜,大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
我想,既然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道中,自然是要努力去证道的,但最终是否能够参悟明白玄理。
其实并不是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曾用了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天地玄妙,试图去想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每一个事情都做不好,总是在这儿想着三年以后的事,那这个心永远都是浮动的。
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好像在空中一样不踏实,这是很不好的。把自己的一切妄念都去除,把心变得平淡。
现在提倡的匠人精神,其实颇有道家风范,倡导我们就像一个工匠一样,把自己关在地下室雕一个最简单的东西。
此时此刻身心就在这个事情上,不起任何杂念,那我们这个道就纯了,修行就到位了,功夫就彻底了。
有时候修道就跟一个艺术家做一个艺术品是一样的,是很寂寞的,吃东西、睡觉都看得很淡,想起来就补一下,想不起来就忽略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