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辩论中有关“道生万物”的辩败所思!
自唐高祖武德七年始,每逢重大节日或皇帝生日,朝廷都会举行“三教论衡”,道儒佛三家都要派出代表与他人辩论本家经意。
在高宗显庆三年春的一次论衡中,佛教的高僧惠立与一代名道李荣,针对“道生万物”的命题展开了辩论。
惠立发难说:“道生万物,此道是有知还是无知?”李荣对答:“道为天地之法,怎能是无知呢?”惠立抓住契机,质问李荣:“既然道是有知的,那他就应该只生善人,为什么还要生出恶人呢……既然道不辨善恶,应该是无知的;既然无知,它又怎么能生出万物,怎能成为天地万物效法的榜样呢?”一代道门大家在“道生万物”的问题上被释教逼得哑口无言。
在道教的宇宙生成观中,着重强调道生万物说,认为天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道祖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基于此,人们便以自然界中的雄雌相合、相生做类比,为此恍恍惚惚之道赋予了母性解读。道祖亦有言,“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为道之母性说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思想来源。
但正像是惠立和尚的反问,如果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具有慈悲的母性特征,那她为什么还要生出恶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辨道的根本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其认为道并不是一个可以明确描述的实体,而是蕴于万物之中的某种虚空状态。大道所具有的生化功能,也并不如同母子间的生育关系,而是化生。道的母性说,只是一种比喻方式。从根源上讲,道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生的特质,万物是可以自本自生的。道教认为万物自生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规律无法生出万物,万物却是规律(即曰大道)的派生。因此而言,道是对世界百态的一种高度抽象性概括,并非是指在天地万物之上还存在一个具有神明意志的道。把道拟人化,甚至赋予其具体的人格,由此也就落进了道生万物时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语言陷阱。
《清静经》开篇写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不但无形无相,而且无名、无情,在其孕育之下,天地乃分阴阳,一阴一阳才是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本。
既有阴阳,便有正邪善恶的对比。但万物有别,究竟孰对孰错?是非与对错,本是人类社会对自身文明准则的描述,这也就决定其只能在人文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我们无法根据人类社会的准则,去认定一只肉食动物的猎杀究竟是善是恶,这本是其天性的自然展现。我们也没有必要对食物链底端的动物产生过多怜悯,其在被猎杀的同时,却也保持了高繁殖率,这同样也是大道自然的运化结果。站在人道的角度去批驳自然之道,这一行为本身便不合道。
道祖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指天地间的厮杀掠夺与慈爱忍让本是共存的,彼此间的消长存亡共同构成了宇宙间的平衡法则。“道生一,一生二”,讲述的是天人宇宙从混沌到阴阳肇分的状态,阴阳之气的相互制衡就体现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当阴阳相冲,又得和气,于是谓之“二生三”。
《易经》有曰:“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本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气,唯有彼此发生交感——即相冲——才能具备孕育的功能,由此才有了“三生万物”的前提。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提出了“(道)可以为天地母”的概念,这句话是需要结合整篇五千字来理解的。天地,在道家哲学的概念中已属于有形有相的物质世界,乃是“有名”。
《清静经》中提到“天清地浊”“男清女浊”,天地、男女不过是阴阳二气的具体表现,所以“天地母”便是在探讨阴阳二气的根源,是从二返一、从一返道的过程。
道为天地母,讲述的正是从一气元始,分化为二气阴阳,再到和气以生化,于是就有了男女可生人、阴阳可生万物的自生自化的亘古规律。在此基础上去解读道的生化,才能比母性说做出进一步的提升,而非只是把道生万物局限在人的意识中,否则无疑是把道化的狭隘化了。
大道生化对人间母性概念的超越,还在于其“功成而不居”。万物之所以能够自化,是因为各自禀赋了道性——即其本身具有阴阳和合而自生的特性——但此道性并非道赋予的,而是万物生来既有的。老子曾以人类社会中的君主之道作为对至道的类比,其提到“以百姓心为心”“藏天下于天下”的治国之理,把万物之道归结于事物的自我本然,由此才可推论出大道无为的特性。相比之下,舐犊情深的母性虽然也是道的体现,但此道仍只是大道在某一方面的具化,并非是可以囊括一切的至道法则。
道祖曰“(大道)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为道之士修行的目的是与道和真,第一步便要学习入大道不贪不着的心志。无为且不居功,长存且永不朽,其还会在乎蝼蚁之士的有知、无知的评判吗!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