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坤卦究竟在说什么?

坤卦是《周易》的第二卦,按照传统易学的说法坤为地,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这一说法,我们对坤卦分析理解的过程如下:

乾卦六爻皆阳,动而不息,为阳行健。应象夏日万物争荣,泄气于外。坤卦六爻皆阴,阳气深藏。应象冬日严寒,万类归阴,闭藏于里。古人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什么意思呢?春天的时候,天气渐暖,冰雪开始融化,河水解冻,大地复苏。埋于地下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钻出地面,穴居或冬眠的动物们也纷纷出洞,活动在外。赋闲居室的农人也开始外出到田地里耕种。准备外出远行的人们,也装束行囊准备出发了。停靠于河岸的船舶也开始活动,准备接待涉渡的旅客。种子钻出地面,动物出穴,农人外出劳作,一切都是由里出外,这就是生。阳气由里出外,物象由静变动,由萧条转向荣华。这是春生的气象。到了夏天,草木长成,生长的过程结束,草木繁盛,树木枝繁叶茂。动物游走于野,农人辛勤劳作于田,商旅在道。万物尽出于外,长成泄气,若所爱在外。这就是长。阳气尽出于外,行健泄气,万物荣华于外,这就是夏长的气象。秋天来到之后,天气便逐渐转凉,草木枯死,树木落叶,阳气由外向里。草木成实,种子埋于地下。动物们也急忙将食物运回巢穴,为冬藏储备食物。农人也将收成拉回家中,准备结束一年的辛勤劳动,为冬日赋闲安居做准备。外出远行的人们也要及早做返程或投宿的打算。阳气由外向里,荣华渐落,一切由动变静,由繁华转向萧条。这就是秋收的气象。可是到了冬天,一切生气便也见不到了,草木枯死,种实入土。树木枝枯叶尽,元气藏在茎干或根系之中。大地显现了她的本色,田野里再也见不到动物的踪迹,它们藏于地下的洞穴里过冬。大路上没有行人行走,田地里没有农人耕种,河水冰冻,船舶停靠于岸边不再活动。人们深居于室,赋闲娱乐。一切都是安静的,没有生气的。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深藏于里。阳气居里不出,这就是藏。

所谓的生、长、收、藏四象,概括的是伴随着四时阴阳的消长,万物阳气出入动静的状态。在里为在阴,在外为在阳。生是指由里出外,长是指万物阳气尽在外,收为由外向里归还或折返。藏为阳气尽在里,闭藏不出。二爻卦的四个符号的产生与这个学说密切相关,它们其实是这个学说的符号语言,如数学方程之于物理学定律。二爻卦的意义是由这个学说赋予的,而不是这些符号的自身特性决定的。

冬藏是有条件的,它的外部条件是阴盛天寒,不利于阳气发生,迫使它不得不入里深藏,以趋暖避寒。它的内部条件是稳定的居所和生产生活资料足够维持其内部活动所需。阴不足于外,天气不够寒冷,阳气则外而不入里。阴不足于里,储备的粮食不够吃,房舍不能避寒,饥寒交迫,安居深藏也不可能完成。游牧部族,由于没有农业,没有固定的土地和宅舍,所以只能过游走的生活。流浪的人由于没有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屋田地,没有衣食来源,所以只能过着居无定所、四处乞讨的流浪生活。所以亡阴就不能藏,这里的阴一是指安身的居所,一是指饮食衣物等生活资料。阳得藏就意味着阳得容身之舍,并有丰裕的生活资料。所以,阳藏就意味着阳得安居并有足够丰裕的收成。所以,坤卦这个符号三阴无阳,一方面代表阳深藏在里,一方面又代表阴实有余。什么是阴实有余?一是指居处稳固,一是指生产生活资料丰裕有余。阴有余就能够满足阳的欲望和诉求,安居才有可能。我衣食无忧,为什么还要外出劳作?我有田有屋,为什么还要去抢占别人的家园?饥饿的老虎红着眼睛四处觅食,如能得到一只肥羊入口,自然就会返回洞穴大睡了。流浪的游民如能得到房屋和田地,他们也会安居乐业。帝王只有得到了令他垂涎的土地,才会休兵罢武。所以,太阴有余就不仅仅意味着天寒地冰,也意味着居处安固和衣食丰裕,这就是阴实有余的含义。阴有余则阳不兴,有容身之所,又衣食丰裕,所以能深藏安居。安居和守成就是坤卦代表的意义。

对于出行而言,由于阴盛于外,天寒地冰,水陆不通,已经无法出行了。这个时候,向哪个方向走也走不通,这就是“先迷”。既然向前走是走不了,就要想返还家中或投宿的办法,行人返还家中,或寄宿旅舍,就是藏。得太阴就意味着得藏,所以这就是“后得主”。阴盛于外没有阳气生存的空间,不利于出行;阴有余于里,居处安固,衣食无忧。欲望得遂,意志不兴。这就是坤卦代表的意义。乾为阳行健,坤为阳深藏,安居守成。年轻的时候辛勤工作,不辞辛苦,便能有个好收成。待到老年富足有余,才能收获一个安定祥和的晚景。所以,乾为动,则坤为静。乾为行健泄气,坤则为安居安成。“坤”字的本义难明,帛书《周易》作川,也是难明其义,所以我们就不在这上面纠缠。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元亨”就是大享,意即筮问此卦需用重牲祭祀神明。“利牝马之贞”,是说此卦有利于占问有关雌马的事宜。如占问出行则断为“先迷而后得主”,“先迷”是指出行不利,“后得主”是指后得藏。所以,此卦占问出行则意味着吉利。向西南方向走会得到同行的伙伴,向东北方向走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东北为阴,西南为阳,“东北丧朋”,是因为出行不利,前往的人会越来越少,“西南得朋”,是因为这是返程的方向,所以会得到结伴同行的人。如占问安居,则此卦吉利,太阴主藏,利安居。所以是“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初六一阴,为小阴,表示阴气刚刚发生,此时阳气尚在,新生的阴气对阳气发生限制和阻碍的作用。“履霜,坚冰至”,出行踩踏着霜花,可要知道闭藏的冬季即将来临。秋冬令是收藏令,万物都要收敛潜藏了,外出远行的人们也要趁早作返程或寄宿的打算。初六小阴,阳气尚存,所以是“履霜”,即出行踏霜,主出行不利。霜降阴气始杀,阳气乃收。这就意味着收藏的季节已经来临,暗示远行的人们也应当要及早做收藏的准备了。“履霜,坚冰至”是释爻,它的作用是解释初六爻的。此爻没有断辞,但根据初六爻对阳气发生阻碍和限制作用,可以推论此爻主出行不利,安居则吉。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二二阴,为大阴,代表阴气盛极,阳气退尽。初六坚冰将至,六二则坚冰已至。隆冬季节已经来临,水冰地坼,万类归藏。初六小阴,阳尚在。六二大阴,阳气已尽。所以初六主出行不利,六二主出行不能。由于水面结冰,水陆不通。涉渡的船只能被搁置于河岸上,不再运行,这也就意味着已经没有出行者外出了,远行的人们或者已返还或已寄宿。“直方,大不习”是释爻,“无不利”是断。太阴藏令,居处安固,衣食丰裕,所以,筮遇此爻则断为没有什么不利的。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三为下坤卦的上位,代表阴气有余,过令当政。冬去春来,阳气发生,万物复苏。如果春寒迟迟不退,必然会对新生的阳气造成阻碍与限制。此时阴气虽盛,但阳气毕竟发生了,这也是阴中有阳。“含章”就是蕴含章美。美也是阳的一种形式,好比柔软的布匹上修饰着美丽的纹饰。这也是阴中有阳的一个表现。阴中有阳,所以断为“可贞”,即此爻对于诸如谋望、出行之类事宜的卜问,只能勉强断为可行,但不能征兆于成败。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四爻是上坤卦的初位,位卑利小,有利无名。意味着小人小得。“括囊”就是扎紧口袋,农民将田地里的收成拉回家中,装进口袋里扎紧。因为还要交纳赋税,农民的剩余仅够维持越冬所用,少有剩余。农民对于自己有限的收成是极为珍视的。所以,农民常被说成有小农意识 ,多表现出自私自利的一面,但这也是他们收成少,物质资料常有不足所致。不是不大方,实在是收成太少了。扎紧口袋,生怕少了一粒,生怕被别人偷了抢了去。“括囊”,是释爻,“无誉无咎”,是断。即筮遇此爻可断为没有灾咎也没有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六五是上坤卦的中位,二阴就是大阴,不仅代表阴实有余,也代表位高权重。古人尚黄色,只有帝王和贵族才有资格穿着黄色服饰。龙袍加身就意味着身居皇位。所以,六五之阴,位尊有余。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主大人大得。“黄裳”,就是身着黄裳,意味着非福即贵。“黄裳”是释爻,“元吉”是断。“元吉”就是大吉,即筮遇此爻则断为大吉大利。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上六为上坤卦的上位,代表阴气过令当政,当退不退,阳气的发生遇到阻碍。新生的阳气抵抗阴气的束缚和阻碍,阴阳交争,阳被其伤。上六为龙之阴血。“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争战于野,被伤出血,其色玄黄。这就说明新旧更替,阴阳交战,残酷而剧烈。有时候变化和演进必须要以武力来完成。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需经历残酷的战争。我们国家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战胜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也是经历了残酷的斗争而取得的。

用六:利永贞。坤卦六爻皆阴,纯阴无阳,意味着阳得安居之所而藏,物资丰裕,衣食无忧。所以,此卦利于占问久居或长远的事物和利益。所以是“利永贞

上坤卦三爻都代表阴实之物,为物资有余,是守成的意义。六四位卑利小,代表小人小得;六五位尊利大,代表大人大得。上六之阴,则为阴血。

发布于 2025-04-27 19:55
分享
目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