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小脚太太江冬秀,值得现代女人学习的,恰恰是她的彪悍
胡适是近代名人,他是五四时期新青年运动的领袖人物,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他这个头衔同时出名的,是他有个泼辣的小脚太太江冬秀
江冬秀是安徽旌德县名门之后,是胡母经过排八字,排出来的最合适的儿媳妇,1917年学富五车的胡适从美国回家,准备遵循母命,和江冬秀完婚。
这对胡适这个新派人物而言,是一件滑稽且可笑的事,因为当时正是他提倡恋爱自由,反对包办婚姻的。
但胡适同时又是一个出名的孝子,母命难违,他不得不娶了这个文化不高,写字错字连篇的小脚女人
婚后,胡适继续外出求学,江冬秀留在家里照顾一家老小,然一纸婚约,岂能拴住才子的那颗多情而悸动的心。
不久,胡适就遇到了才貌双全的表妹曹诚英,气质谈吐绝佳的表妹,立刻让表哥落入了温柔乡,他们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同居了三个月。
在当时的民国,以徐志摩为先例的抛却包办婚姻,开展新生活的风气像一阵春雨,正以势不可挡的架势撒遍了大江南北,胡适也蠢蠢欲动。
最后,几乎全北平文化圈的人全都知道了这件事,神一样的胡太太也知道了,但是她的做法刷新了当时的社交圈。
首先她没有像一般的知识女性那样,胆怯、隐忍,打碎牙齿和血吞,也不像当时的旧式妇女,睁一眼闭一眼,只求对方不要将自己抛弃。
她气势强大,拿着剪刀,抱着儿子跑到胡适办公的地方,大吵大闹,声称:若再和那个狐狸精有来往,就要先杀了孩子和胡适,然后自杀。
这样声势浩大的一闹,丈夫的恋情虽没有彻底偃旗息鼓,但是收敛了许多
陷入爱河的表哥表妹,也不那么容易断,时隔不久曹诚英的一封肉麻的情书居然又落到了胡太太的手里,彪悍的胡太太又专门在人群里唱念做打的表演了这封信的内容。
知识分子的爱情,哪里禁得住如此不顾一切的,让人颜面扫地,乃至毁灭性的生死考验。
据说,从此,小三曹诚英彻底地从胡适的生活里销声匿迹了
斗小三只是她们婚姻的一部分,让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人安分守己的,不仅仅是胡太太敢拿着剪刀斗小三的彪悍,还有其他的“彪悍”的行为。
在婚姻的这部大戏中,她一点点地让胡适刮目相看。一点点地走成了胡适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战友。
隔着几十年的烟尘,回首再看,胡太太的这些“彪悍”行为,也是现代女人学习的典范
一:思想独立,不胆怯
当年胡适在美国留学,胡母生病,于是,大方的江冬秀无惧闲言碎语,毅然搬到胡家,照顾胡母,操持家务,深的胡家上下的欢喜。
婚后,胡太太有两大爱好,打麻将和看武打小说,金庸古龙的小说,胡太太如数家珍,她的小说占据着家里书柜最为显眼的地方,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胡太太也能说出一二。
胡适在台湾任职时,她经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打牌,为了维护前院长蔡元培的不准在公房打牌的规定,胡适特别贴心的让秘书给太太另外找打牌的房子。
她不会因为胡适的身份和才学而自惭形惭,放弃自己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爱好,她不怯,不卑,保持本色的自我,也得到了胡适的尊重
二:为人妻的体贴和温柔
1940年,胡适收到太太寄过来的一件棉衣,里面是七副象牙耳挖,胡适的心立刻就柔软了。
爱情是物质之上的虚无,但肉体凡胎的你我,如何能够抵制被她人温柔以待的渴望,柴米油盐的细碎光阴中,在丈夫的眼里,胡太太是温柔而细心的。
三:出色的厨艺
据说,胡太太的好厨艺是当时北平文化圈里面最好的,胡适喜欢在家里请客时出了名的。
传说,最多的时候,胡太太家里有几十个人吃饭,每个人都吃得赞不绝口,试想,胡适恋着的那些娇弱的女文青,如何担当得起烟火人生中如此庞杂的排场?
四:大方,豪爽地做人和做事
胡适常年外出留学,讲学,精明的胡太太不仅把一家老小照顾得妥妥帖帖,还关照着他的远亲以及师友。
有一次,胡适的一个朋友无意中跟胡太太说起,父亲过生日,想送老人家一件皮袄。
胡太太记在心里,没多久她就花四十多元钱买了件皮袄送过去,那时候,他们所有的收入不过一个月70元而已,朋友感动极了,告诉了胡适,胡适也甚是欣慰。
抗战时期,胡适在美国,给她寄过来1600元,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她并没有把这笔钱留下来自家用,而是马上就分给了同是艰难的亲友,最后,居然还捐给某学堂200元,胡适听后,大赞!
其实,婚姻,年轻时,那是一个午后泛舟的小船,只有两个人,过得还真是感情,稍上一些年纪,婚姻是一部大戏,帷幕拉开,责任,孩子,父母,亲友,事业,撑起这部大戏的是双方的人品、胸襟、魄力、和处世方法。
在婚姻这个围城里,关键时候,需要胡太太一样的言语泼辣,也需要胡太太一样的思想彪悍,敢出恶声,也能够心细如发,为对方着想,也不委屈自己。
她是个典型的小脚女人,但她也大气,爽朗,不扭捏作态,不委屈自己,像一株傲然挺立的松树,不为自己没有红花绿叶而自惭形秽,她彪悍的活出了自己的模样,也赢得了丈夫及其他人的尊重,做成了自己生活的主人。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发布于 2025-04-10 12:10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