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按农历年算,而不是按立春算,千万别弄错了! 民...

属相按农历年算,而不是按立春算,千万别弄错了!

民间一直对属相(也叫生肖,以下统称属相)按农历年还是按立春算一直争论不休,大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架势,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属相一定要按农历年来计算,也就是大年初一即是一个新属相的开始,至除夕结束,而不能由立春开始计算。

理由有三。

第一条理由,对应篇。

从对应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对应的十二属相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地支在年份上,绝对不会按立春来,只会按初一到除夕来,这一点毋容置疑。

有人说,那按月的十二地支怎么说?

如果按月来考究,立春后更不可能是新的属相!

子(鼠)月,是从冬至(12月22日)到大寒(1月20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而丑(牛)月,是从大寒(1月20日)到雨水(2月19日),冬春交替(春节日期在此期间波动)。月份里面的日子是公历,不妨碍我们的推算。

所以,主春后即是新属相,如何对应?

第二条,运用篇。

从运用说,属相最初主用于纪年,后延仲于民俗文化中的吉凶祸福、婚丧嫁娶。所以十二生肖也有十二年兽的说法,在我国的历法中这十二年兽依年当值。

而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太阳的运行规律,源于商周,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所以,以节气来定属相,是明显的张冠李戴,不符合两者的运用范畴。哪怕后世两者在运用上有交叉,但也不是说由节气而定属相的。

第三条,规范篇。

由立春而定属相,将带来记忆和交流上的麻烦。

年份的计算从初一到除夕,清晰明了;而立春的日子,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农历当中,也是很多人并不会记忆的时间节点。

所以,从规范的角度来说,按农历年计算属相,才是符合常理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属相自立春算这一说法呢?

这有一定的民间传统。因为天天地支、十二属相和二十四节气的流传运用和演化,在很多相学的传播中,存在为了“标新立异”和“故弄玄虚”的演绎行为,让老百姓误以为属相可能是要按立春来计算的。

也还有近年一些民俗学者的所谓“历史新发现”。比如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先生就认为属相要按立春,而不是按农历大年初一开始算的。既然没有谁规定属相一定按农历年来,那么这些学者们提出新发现、新主张,自然是新的学术成果了。

其实吧,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中有很多好的传承,但长期以来缺乏明显的系统归整和逻辑束缚,而变得随性散漫,进而沦为糟粕,令人痛心。我们应该整理、规范,形成系统而有逻辑的文化架构,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

说明:本文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易点发现,爱好工作和写作。相信相信的力量,想美好,越美好。

发布于 2025-03-31 18:20
分享
目录